“那是因為大家都把你當自己人了。”施耐德耐心地開導他“首先,你在這里待過很長的時間,很清楚我們做事的風格是怎樣的,也能夠理解我們的做事方式。其次你現在跟我們有生意上的合作,是利益相關的伙伴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我們看來,沒有必要再防備你什么。”
如果不是數次見識過施耐德的嘴炮功力,羅升東搞不好還真的會被這番話所打動,不過現在他的想法更實際一些海漢人不會繼續防著自己的唯一原因,其實應該是看穿了自己沒有威脅到他們的能力罷了。
當然類似這樣的腹誹,羅升東只會放在心里。隨著跟海漢人打交道的次數越來越多,他也逐漸發現了海漢人的一些特點。比如海漢人個個都生了一張利嘴,恨不得能把活人說死,死人說活,而且他們跟自己打交道的時候,雖然言語之間并無欺瞞,但也并非所言盡實,所說的內容往往都帶有極強的目的性。如果不注意分辨,很容易便會被這些海漢人所蠱惑。
吃過晚飯之后,羅升東便在施耐德的帶領之下往東邊的廠房區行去。此時天已經黑了,但隔著老遠就能看到那一片廠房中仍是燈火通明,不時還有乒乒乓乓的聲音傳出來。
羅升東跟在施耐德身后進了廠房,所看到的第一件東西便是一個碩大的圓柱形鐵罐,直徑約莫三尺有余,一人多高。最為奇特的是,羅升東發現這大鐵罐似乎兩頭都封了口,只在罐身中部接出來兩根雞蛋粗細的鐵管,不知能派上什么用場。
羅升東看到這玩意兒其實就是駐崖辦發電報回來要求打造的熱水鍋爐樣品。駐崖辦只是一句話,這邊冶金車間卻已經因此而忙成狗。張廣說得并沒有錯,這個熱水鍋爐的工藝制造并不難,但那也是放在后世來講,而目前要造鍋爐,最大的問題就是焊接。
羅升東回過神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一百五十兩銀子統統被施耐德換成了名為“流通券”的小紙片,當下趕緊帶著人心急火燎地去了港口的貨倉。直到用流通券順利兌換到三千斤鹽之后,他才長出了一口氣,心道海漢人還算有信用,倒是沒打算用這花花綠綠的小紙片騙老子的銀子。
羅升東準備把這一批鹽直接販到海南島東岸的文昌去,那里的衛所千戶跟他老爹是老相識,論輩分羅升東還得叫一聲“三叔”。這三千斤鹽只要按照一百二十文一斤批發給那位千戶大人,羅升東自己就有超過兩百兩的毛利進賬,而對方只要把這批鹽售賣出去,也能落到百兩銀子的好處,這買賣不愁合作不成。如果可能的話,回程的時候再幫海漢人招攬一批移民過來,也可以補貼一下路途上的花費。
唯一不便的地方,就是文昌離勝利港遠了一些,以羅升東這支船隊的船速,起碼要兩三天才能到達目的地。羅升東很是羨慕海漢人的那種寬體帆船,在海上航速飛快,就算是去文昌,想必當天就能達到。只是不知為何這些海漢人卻一直沒有把這種帆船多造幾艘出來,羅升東先前在港口上看到西邊臨海的造船作坊里,已經有一艘船鋪下了龍骨,看樣子應該是打算要造一艘福船。
“放著這么多大鐵船不用,偏偏造這種小木船”羅升東看著港口停泊的那艘鋼鐵巨艦,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羅把總,你要是不急著走,我帶你去河上游看點好東西。”施耐德不知何時從他身邊冒了出來。
羅升東其實很想拒絕施耐德的邀請,因為這地方實在是給他留下了太多不愉快的回憶。如果不是有銀子可拿,羅升東覺得自己大概到死都不會再來這地方了。但最后羅升東還是鬼使神差地答應了下來,因為他實在很好奇海漢人又搞出了什么新玩意兒,上次來勝利港看到的火銃和火炮可是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于是羅升東把手下留在港口裝貨,他自己一個人跟著施耐德走了。施耐德原本是朝著河口的方向而去,走了幾步停了下來“要不我們坐車去吧,比坐船會快一些。”
羅升東不明所以,點點頭道“就按施先生的安排不知是牛車還是馬車”
“我們這種車叫做自行車。我想你以前也見過的。”施耐德笑瞇瞇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