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說罷這句話,便拿出一套流通券放到了桌上“這是由我方發行的代用紙幣,兩位今后與我們交易之時,請將帶來的現銀先換成這樣的流通券,再與我們進行交易結算。至于沒有用完的部分,兩位離開的時候也可以在港口的結算處兌換成銀子帶走。”
兩人聽完介紹,便各自拿起桌上的流通券仔細打量起來。張掌柜首先問道“這一元便是等價一兩白銀”
施耐德點點頭應道“沒錯,而且以后勝利港這邊會修建起來的飯館、酒樓、旅店,也將統統使用這樣的流通券進行結算。請兩位記住,在我們海漢人所修建的市鎮上,這才是能夠花出去的錢。”
李掌柜道“那若是在勝利港之外的地方交易又該如何”
“那可以按照你們的意思來選擇結算方式,現銀或者流通券都可以。”施耐德對此并不在意,他相信這些明朝客商一旦體會到了流通券在交易方面的便利性之后,就會果斷地選用這種更為便捷的交易結算方式。至于說向外界推廣這種先進的結算方式,施耐德倒并不打算急于一時。
施耐德忽然醒悟過來,自己原本的思路其實已經陷入到了一個誤區,覺得似乎產品必須要具備比較強的功能性和實用性才會比較好賣,但眼下的玻璃制品可并不是幾百年后的玻璃制品那樣完全淪為了日用品,如今穿越集團所面對的市場和消費群體完全不同。現在的玻璃制品更類似于奢侈品,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彰顯身份的象征。而在此之前,這類商品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客戶群體,那就是讀書人。
在這個時代,讀書識字未必能夠有錢有勢,但有錢有勢的人,基本上都能讀書識字,這樣所催生出來的高端文化市場實際上一直被西洋的玻璃制品商所忽略。他們所帶來的玻璃制品往往都是餐具、花瓶、擺件為主,這些東西擺在家里固然可以給主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優越感,同時也彰顯出主人家的經濟實力,但話說回來,這種“炫富”的手段還是顯得稍微低級了一點,用后世的話來講,那就是逼格不夠高家里玻璃碗盤擺得再多,也就只是個暴發戶嘴臉而已,根本就顯示不出高貴典雅的氣質啊
現在穿越集團推出的玻璃文具系列卻打破了原有的束縛,讓有錢有勢的官商士紳們立刻擁有了一個嶄新的裝逼舞臺。試想在書房之中以文會友,或是會見下屬、同僚之時,桌上擺放了全套造型簡潔明快的玻璃筆架、毛筆、硯臺、鎮紙,視覺效果將是何等的震撼,這簡直就是將裝逼與文化完美地融為了一體
玻璃文具的推出無疑將大大提升社會精英階層展示自我手段的逼格高度,施耐德記得自己穿越前有個叫庫克的商人曾經在產品發布會上說過一句著名的臺詞“比逼格更逼格”,這話用來形容穿越集團這些玻璃產品的市場前景真是再恰當不過這個時代的玻璃制品本來就是社會中上層人士用來裝逼用的,那么為何不設法讓這些客戶的逼格變得再更高一些
把產品跟文化掛鉤,絕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辦法。施耐德覺得自己真的該去看望一下開發部門的同事,感謝他們開發出了如此具有市場前景的產品,同時還打開了自己原本開始變得閉塞的銷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