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鴻基煤礦所處的位置上來說,東北方向廣西境內的欽州、北海兩地其實也是可以考慮的移民引入地,但執委會目前的運力還嚴重不足,沒法專門派出大量船只跑到幾百海里之外的地方去輸送人口。而越南方向則要順路得多,從勝利港駛向越南方向的船只多數是空載,完全可以先停靠紅河三角洲一帶裝人,然后再去往港區。
但如果執委會決定這樣做的話,那就必須有人先去查探越南沿海地區的狀況,看看引入移民的難度如何。不管是出于時間還是效率的考慮,執委會都不太可能再專門派出一支隊伍去做這件事情。而此時尚在下龍灣候命的考察隊,無疑就是完成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了。
果然在一個多小時之后,執委會再次與考察隊取得了聯絡,向他們下達了尋訪移民引入地區的任務。
“大家今天都早點休息吧,接下來的兩天里所有人都必須打起精神,我不希望這趟旅程的最后一段出現任何的意外。”王湯姆對執委會布置的新任務顯得非常謹慎,在他看來,有人定居的地區說不定比這幾天探查的無人區更加危險。
第二天一早,考察隊便收拾行裝,登船離開了這個駐扎了兩天的港區。船隊一路向西橫穿了下龍灣,繞過面積巨大的吉婆島,在當天下午就抵達了后世海防市的所在地。這地方在后世是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也是越南國內規模僅次于河內和胡志明市的第三大城市,擁有超過兩百萬的人口。
但當考察隊親眼看到這里的場景之后,卻只是感受到深深的失望。從望遠鏡中眺望岸上的情形,的確可以看到離海岸不遠的地方便有人煙居住的跡象,但其規模卻遠遠沒有達到考察隊的期望值。村落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十戶人家,充其量只是比當初的榆林漁村大一點,連鳳凰、天涯這種小鎮都還比不了。
如果考察隊事前就海防市的歷史狀況請教過寧崎,那么就不會抱著這么大的希望而來了。海防這地方直到19世紀后半葉,人口數量仍然只維持著漁村規模。直到1870年,阮氏王朝在法國的脅迫之下,才在這里開埠,修建了碼頭、商館、兵站等等,走上了港口城市的發展道路。考察隊印象當中的沿海大城,還需要兩百多年的時間才會出現在這片土地上。
“這也太坑了吧難道我們真得逆流而上去河內走一趟”謝春看著海岸上破落的漁村,忍不住抱怨道。
“不,我們沒法走水路去河內。”王湯姆搖搖頭否決了謝春的想法“我們這兩艘船可不是內河船,很難在內陸那種曲曲拐拐的河道上航行。再說這里到河內的陸上距離都有一百公里以上,河道長度恐怕得在這個距離上翻倍,從水路走基本不可能。”
走陸路顯然更不是什么好主意,考察隊的人數有限,而駕駛這兩艘帆船至少就得留下七八個人。要以一支十來人的小隊深入陌生國度上百公里,并且還要探訪這個國家的京城,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更何況寧崎說過這個國家目前正處于南北內戰之中,像穿越眾這樣奇裝異服的家伙去到人口稠密區,很難說會不會被當作敵對勢力看待。
雖然整支小隊都可以配備在這個時代頂尖的武器,可以說自保無虞,但他們卻不得不受制于原始的交通條件。考察隊甚至連一匹馱運行李的騾馬都沒有,要想靠人力背著數天的補給,穿越上百公里的荒野,也不是說完全做不到,但一旦在內陸地區發生任何的意外,他們就只能靠著兩條腿逃命了,如果運氣不好,能不能回到海邊都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