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兩個部門合議之后的打算,目前這批船的武裝程度還用不著太高,只需要達到同時代中式武裝商船的程度就夠了。以穿越集團所制造的武器水平而言,在裝備同等數量火炮的情況下,這些船絕對能在對方的射程之外就完爆對手了。為了新到港的幾艘四百料大船,軍工部門已經開始制作9磅海炮和12磅海炮,只是這炮鑄出來之后還得經過長時間的校射檢驗,恐怕是已經趕不上第一趟出航的時間了。當下只能在這幾艘大船上先裝了幾門稍小的6磅炮,也算有了基本的海上防御能力。
不過人手不足的弊端在這個時候再次顯現出來,新兵營花了一個多月才培訓出來十多個掌握了基本操炮規程的歸化民士兵,這次執委會一股腦都全劃進了遠航船隊中。但就算是這樣,船上的炮手也還遠遠不夠。平均分配下來,每門炮只有兩個炮手而已,真要是遇到海上需要炮火參戰的時候,恐怕只有讓菜鳥炮手們指揮臨時抽調的水手船工才行了。
由于海炮的增加,對火藥的用量需求也隨之大大上升。化工部門在這段時間內把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停了下來,全力制造黑火藥。這玩意兒不但船上的火炮用得著,新港那邊修路建礦,需要的火藥量更是巨大。按照建設部的預計,在新港建設過程中需要的火藥量至少在一噸以上,為保險起見,化工部直接加班加點生產了兩噸黑火藥,而這也讓庫存的硫磺、硝石等材料全部一掃而空。
到七月中旬的時候,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而海外拓殖行動也進入了倒計時當中。
相較于當初羅升東在勝利港的遭遇,執委們對于崖州官方派來的這群人已經算是很克制了。以穿越集團現在的規模,要養這么十來口閑人并不費力,執委會也認為每月花幾十兩銀子買個清靜很是值得,只要這些人不在勝利港搗亂生事,執委會很樂意將目前與崖州之間的和平貿易狀態繼續保持下去。
巡檢司的小院距離碼頭不過兩三百米,不用出院就能看到碼頭上的情形。眾人在這里住了兩三天之后,除了不太自由之外,倒也沒什么不習慣的地方,每天吃完三頓飯,一群人便站在柵欄邊圍觀碼頭上繁忙的情景。
這幾天住下來之后,魏平更深刻地理解了海漢人口中所說的“規矩”是什么意思。在勝利港這個地方,所有人的行為似乎都遵循著看不見摸不著的“規矩”。在小院周圍站崗的這些民團兵給魏平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哨兵們一個時辰換一次崗,站崗期間都是在原地站得直挺挺的,互相之間不會有任何的交談,對于小院里這些圍觀者的某些挑動行為也一概置之不理。
魏平當然能看得出這些人都是本地百姓而并非海漢人,其中有不少甚至是黎苗兩族的山民,但這些人都毫無例外地遵守著海漢人的“規矩”。他也感受到了羅升東當初的困惑海漢人究竟是怎么把這些人訓練到如此地步的
再看看身邊這些下屬,每天吃完飯之后不是倒上床睡覺就是坐在河溝邊釣魚打發時間,雖說這樣平靜的生活也沒什么不好,但魏平卻覺得這樣無聊的日子簡直難以忍受。但他知道自己現在即便向海漢人提出抗議也沒用,除非他能想到什么有效的辦法,讓海漢人認為放他出院子自由行動比留在院子里更好。魏平一邊日復一日地觀察著海漢人的動向,一邊絞盡腦汁琢磨著該如何從這該死的院子里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