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個忙也不是白幫的,執委會為這支雇傭軍開出了五百兩銀子的價格,而且吃住全包。面對這樣的優厚條件羅升東自然不會拒絕,一口便答應了下來,并表示等回到崖州之后立刻去打點何參將,爭取早日成行。這些兵住在水寨里反正也是吃公糧,派到勝利港駐扎反而能省下一筆日常開銷,加上執委會給的銀子,足夠羅升東上下打點之后還能給自己留些好處。按駐崖辦昨天發回的最新消息,崖州水寨那邊已經開始在整備,估計羅升東已經打通了何參將這個關節,出行時間也就在這一兩天了。
上午九時許,所有的船員登船完畢,先導船“飛速號”緩緩地駛離了碼頭,一馬當先駛向外海。在它后面,八艘帆船一一揚帆出航,排成一條長龍駛出了港灣。碼頭上的人群直到船隊消失在海平面上,才開始逐漸散去。那些有親人在拓殖隊里的家屬久久地佇立在棧橋上,默默地在心中為遠去的親人祈求平安。
雖然事前經過海運部、農業部等多部門聯合天氣預報小組的分析,最近海南島以南以西海域沒有明顯的大風跡象,但僅僅只是尋常的海上顛簸,也很快就讓船上出現了第一批暈船的人員。雖然在各條船上都配備了醫護人員或是接受過相關醫護技能培訓的歸化民,但暈船這玩意兒真沒有什么百試百靈的妙方能夠治愈,絕大多數暈船者在出海后僅僅一兩個小時內就已經直不起身了,只能躺在船艙中發出無力的呻吟。好在嚴重暈船者的比例很低,不過百之二三,倒還不至于影響到整個船隊的行進。
拓殖船隊的航線是從勝利港沿著海岸線一路西行,經過海南島西南角的鶯歌咀之后,便離開近海,直接駛向越南東岸。從勝利港到越南東岸的清化,僅紙面航程就超過二百海里,海運部估計順利的話,實際航程約莫在二百五十海里左右,考慮到整個船隊的平均航速約莫只有六七節上下,完成這段航程再快也得三四十個小時。另外夜間在海上行船的速度遠遠低于白天,這樣一來,完成這一段航程就起碼需要兩天的時間。對于那些嚴重暈船的倒霉鬼來說,這兩天絕對會是他們生命中難以忘記的一段時間。船隊的補給帶得十分充足,所以最快也得等到船隊在清化一帶靠岸裝運越南難民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機會能夠下到岸上進行短暫的休整。
1627年7月17日,大明天啟七年六月初五。勝利港的碼頭上一大早便人頭攢動,喧鬧不已,天色剛蒙蒙亮便有上千人聚集到了這里。
這些人都是提前得到消息,早早就來到碼頭上等著歡送即將出發的海外拓殖隊。僅拓殖隊本身就有三百多人,再加上來送行的親戚朋友,強力圍觀的熱心群眾,整個碼頭上足足匯集了目前勝利港田獨一線七成左右的居民。甚至有不少黎苗山民聽說海漢人又有大型船隊要遠赴海外,特地從二十多里外的山寨趕來勝利港觀看這一奇景。
這么多的人聚集到一起,對于穿越集團的控制區來說還是第一次。負責維持現場秩序的軍警部壓力山大,不得不從新兵營調來了全部人手。隨著圍觀群眾的不斷增加,軍警部只能將拓殖隊的八十名歸化士兵也全部調到碼頭上參與維持秩序。好在本地的勞工早已經形成習慣,看到綠衣綠褲的歸化民士兵出現,便自動停止了無序的擁擠,否則等下就會有硬梆梆的棍子敲到身上。在勝利港這種民智未開的地區,棍棒顯然比律法能夠讓普通民眾更快地學會遵守規矩。
巡檢司小院的一幫閑人也早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吵醒了,此時正百無聊賴地趴在柵欄上遠距離圍觀碼頭上的熱鬧景象。有人說道“碼頭上這么亂哄哄的,莫不是海漢人要棄了這處地方逃跑”
另一人反駁道“逃他們在本地又無對手,為何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