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殖隊挑選勞力的標準其實也很簡單,主要還是看身體是否健康,是否能夠適應長期的體力勞動,至于性別、年齡、有無家產等等倒是其次。比如身體有殘疾或是沒有家人供養的孤寡老人,拓殖隊都只能狠下心把這些人剔除出去。穿越集團的新港開發計劃不是慈善行為,目前所需要的只是大量的勞動力,供養非勞動力人口顯然不是執委會樂于看到的狀況。
當然如果是小孩子又另當別論,執委會目前對于十六歲以下兒童的移民條件放得非常寬,只要身體沒有明顯缺陷或者病患,都可以收入到穿越集團的治下,這條規則對于非中國兒童也是同樣適用的。執委會認為小孩子的三觀尚未形成,在穿越集團的教育氛圍下,只消幾年時間便能讓這些懵懂兒童變成穿越集團的忠實擁躉和守護者,其忠誠度必然大大超過那些普通成年歸化民。
相關人員在岸邊擺開架勢開始挑選勞工移民的時候,其他幾艘船都靠向了清化河北岸,讓船上這些在海上顛簸了整整兩天的人們下船進行休整。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在清化河這地方停留整整一天,直到明天早上才會再次出發往北航行。
顧凱和周恒行分別負責一個移民通道的把關工作,與他們搭檔的還有約翰遜和摩根兩名醫生,一般只會粗略問一下個人情況,然后醫生會檢查眼底、口腔和四肢,沒有大問題便算過關。比較詳細的人事檔案,要等到抵達目的地之后才會開始建立。過關的人立刻便能通過跳板登上“海訓01”船,擺脫掉多日以來一直在身后追逐他們的戰爭陰影。
“海訓01”船的排水量不到百噸,裝載能力也比較有限,加之本來船上還裝有一些貨物和補給品,這下在船艙里塞進了六十個人之后就已經滿滿當當了。于是旁觀的錢天敦便下令暫停工作,將剛才被剔出的幾個不合格者也趕上甲板,駛向北岸。“海訓02”船很快靠了過來,挑選工作又繼續進行下去。
難民們看到船隊履行了承諾,就連被剔出的人也全部登船去了北岸,這下就更為放心了。較為良好的秩序讓上午的勞工挑選進行得還算順利,到午飯時候,已經挑出了三百多名合格的移民登船。
到了下午,河邊排隊等候的人群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看來是清化河上游被河流阻擋的難民們得到了消息,也紛紛趕來這里應征。但船隊的裝載能力有限,注定無法將這些應征者全部都帶走。到天黑的時候,共有合格移民七百余人登船,而岸邊至少都還有上千人聚集,其中不乏哭天喊地,下跪磕頭者,指望船隊能夠將他們帶離此地。
周恒行不得不再一次架起高音喇叭,向這些難民們說明,船隊最多十日之內就會再次回到這里裝運移民,如果愿意跟著船隊去北方定居的人,就請再在這里等上幾天。周恒行重復多次之后,才讓岸邊情緒激動的難民們漸漸散去。
“這些人確實太可憐了。”晚上的隊內會議上,顧凱首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實我們應該考慮在清化附近設立一個移民安置點,讓這些有心跟著我們的走的本地百姓能有一個相對比較安穩的地方暫時住下來,隨后我們再用大船進行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