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跟海漢人打過不少交道的那位崖州李掌柜對海漢人做生意的態度非常推崇,在他看來,海漢人做生意有幾個特點,其一是守信,談好的商品價格、種類數量都不會更改,賬目的結算也十分清楚,絕無拖延反復之舉。
其二是靈活,海漢人做生意極少會要求必須現銀支付,一般都是以物易物的情況居多,而現在更是推出了“流通券”這么一個東西在本地交易中代替銀錢使用,省去了錢款結算中的清點數目、檢查成色的麻煩。
其三是方法,海漢人不但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工藝,其推銷商品的技巧也十分值得學習,像這次李奈所搞的詩會,實際上就是施耐德給崖州李掌柜出的主意,當然施耐德描述這個辦法的時候并沒有提到采用“詩會”這種形式,而是用了另一個所有人都比較陌生的詞語產品推廣會。但不管怎樣,這個方法顯然是十分奏效,李繼峰甚至已經想好了以后有什么新東西上市的時候,都應該像這樣提前搞一搞推廣才是。
崖州李掌柜所總結出的這幾個特點,也就成為了李奈出行瓊州島拜訪海漢人的一個重要參考。李掌柜在幾天之后便帶著數千兩現銀和兩艘為海漢人購買的海船離開了廣州,他將去勝利港向海漢人訂購下一批的玻璃器皿、文具、鏡子,或許還會有其他新出的好東西。
李奈倒背著雙手站在甲板上,默默打量著前方那艘掛著“海漢”旗號的福船,心里卻是在想著別的事情。
“福瑞豐”這個商號是李家在洪武年間創下的,一輩一輩傳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經過數代李家人的努力,“福瑞豐”從最初游街走巷的小販貨郎,逐漸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十七個分店,生意遍布華南各地的大商行。在廣州一地,如今的“福瑞豐”也算是數得著的商場大鱷之一了。
李奈的命不錯,可以說是含著金匙出生的,這是因為他老爹便是“福瑞豐”的大老板李繼峰,從生下來那天開始,他就一直過著人上人的生活。要說有什么遺憾的話,就是在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要論繼承人順序,李奈頂多能排到第三。
如果今后不出意外,李奈所能夠繼承的大概就是“福瑞豐”下面某個地方商號。就如崖州“福瑞豐”的那位李掌柜,他與大老板李繼峰也是堂兄弟的關系,但因為沒有繼承權,就只能被分配到地方商號上擔任管事了。
李奈的老爹倒并不是太想讓他繼續走從商這條路,畢竟整個社會環境都是重農輕商,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商人一向都是排在最下面的。雖然李家人代代都是做生意的好手,兩百多年間不斷地發展壯大“福瑞豐”,但真要論社會地位的話,李家跟真正的豪門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這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李家往上數八代人都沒出過一個當官的,一溜煙下來全是商人,自然就很難取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李繼峰痛定思痛,就在李奈身上下了工夫,花費重金請名師讀名校,想讓他今后通過考科舉一飛沖天,讓老李家也能出一個體制內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