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周而往復,六排民兵火槍手以輪轉不停的方式各打出了五發子彈,才在古衛的哨聲之中停了下來。然后所有人原地檢查槍械,清理槍膛,等待下一步命令。
“兩位覺得如何”陶東來笑瞇瞇地對已經看得目瞪口呆的兩名客人問道。
“好生厲害”李奈用十分干澀的聲音回答道。火繩槍操演他也見過,但自家民團那十支鳥銃的打擊力度跟眼前這種輪轉式射擊的作戰方式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這要是兩支民團在戰場上對決,豈不是還沒接觸就已經被海漢民團打翻了一大片
很快便有民兵將標靶取回,看著那一寸厚的木板上被射穿的一個個彈孔,任何人都完全能夠想象得出這支火槍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的殺傷力有多大。
李奈艱難地咽下一口唾沫,猶自強辯道“這鳥銃槍固然厲害,只是彈藥有限,一旦用完,豈不是成了燒火棍”
陶東來點點頭道“說得沒錯,明軍的鳥銃的確有這個問題存在,所以我們已經想辦克服了這個缺陷。”
陶東來伸出手去,古衛心領神會地遞給了他一把火繩槍,然后是一支兩尺長的刺刀。刺刀的末端是一個套筒,陶東來將套洞口對準槍口套入,然后一轉,便通過槍身上的卡榫固定住了刺刀。這樣一來,五尺長的燒火棍立刻就變成了七尺長的短矛。這必須得感謝軍工部門的努力,是他們讓卡榫式刺刀提前了半個多世紀出現在了這個時空當中。
陶東來手上稍稍用力一捅,刺刀立刻便將那一寸厚的標靶扎了個通透。目睹了整個過程的李奈和賀強都是張大了嘴巴,一句辯駁的話也說不出來了。
沉默了良久之后,李奈忽然問出了一句讓陶東來都覺得很意外的話“敢問陶先生,貴方這些鳥銃,是通過何種途徑得來”
陶東來還沒回過味來,旁邊的施耐德卻已經從李奈的話中嗅到了一絲商機,趕緊接過了話頭“李先生是不是想買幾支回去”
李奈沒有正面回答施耐德的疑問,自顧自地說道“在下看這鳥銃與明軍裝備的雖然相似,但似乎制作更為精良,且有這可以加裝在銃口上的矛尖,這應該不是兵部的制式吧”
施耐德和陶東來交換了一下眼神,便直接給他交了底“這些火繩槍都是我們造的,如果李先生有意購買,那這筆生意我們可以好好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