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定這筆交易之后,李奈追問道“若是鄙行以后想要大量購入此種火銃,這價格和提貨期上是否能有更好的條件”
陶東來和施耐德兩個老狐貍眼神一對,兩人心頭都是一樣的念頭這家伙是想做二道軍火販子啊
對于李奈的這種想法,陶東來他們并不介意,雖然代理商會分走相當一部分利潤空間,但對于目前缺人缺船缺關系的穿越集團來說,這其實是在短時間內打開市場的最有效辦法。如果要靠著自己一點一點去摸索,恐怕最快要等明年才能把出產的貨物賣到廣州,而現在像“福瑞豐”、“安富行”以及羅升東這樣的代理商,已經迅速地將穿越集團出產的商品發賣到目前穿越眾所不能到達的區域。
像軍火這種性質特殊的商品,要打開銷路更是不易。上次陶東來已經與羅升東談過此事,但羅升東卻表示想讓經費捉襟見肘的明軍采買軍火絕非易事,除非是朝廷和兵部撥下來專款,否則就算穿越集團的火繩槍威力大到能一槍打死一百人也沒用。
而“福瑞豐”的這位少東家提出這問題,顯然不是無的放矢,陶東來和施耐德都立刻敏銳地察覺到其中的商機。
陶東來干咳了一聲道“只要貴方能提早下訂單,具體的價格和提貨時間,我們都是可以協商的其實我們這里除了火繩槍之外,也還可以買到別的軍械。”
李奈搖頭道“若是尋常刀槍,陶先生便不必推銷了,佛山一地遍地都是冶鐵匠所,要打造這些東西很是方便,價格也極為低廉。”
陶東來也搖頭道“李先生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可沒打算賣給你那些東西。我的意思是,有些比火繩槍威力更大的武器,不知道李先生有沒有興趣”
李奈立刻就想到了進港時看到岸邊坡地上正在修建的那些炮臺,當下脫口而出道“莫非是紅夷火炮”
陶東來點點頭道“如果貴方有興趣買,那我們也可以好好談談價格。”
相比于火繩槍的生意,陶東來和整個軍警部都更屬意出售火炮。同樣的一噸生鐵,用來生產火炮要比生產火繩槍所需的人員和工時都少得多,而成品的利潤更是相差巨大。一支二七式火繩槍連同刺刀在內目前的生產成本約在兩元上下,出售價格為十元,毛利率大概有五倍。
而一門二七式6磅陸軍炮的生產成本還不到五十元,出售的價格按照軍工部門的預計,至少在六到八百元,毛利率竟然高達十倍以上。更大口徑的火炮由于其制造難度倍增,價格更是以幾何倍數上漲,像歐洲商人賣給鄭家水師的大口徑艦載長重炮,一門18磅炮的價格竟然要數千兩銀子。槍炮兩種武器對于外貿來說孰輕孰重,從利潤的角度來看,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為了遲早都會到來的軍火銷售,軍工部門早就下了苦工,研發出專門用于外銷的外貿版火炮。在短期內火炮還無法升級換代的情況之下,為了堅持貫徹軍火交易中的“代差理論”,軍工部門有意識地將外貿版的火藥、射程和使用壽命都做了小幅度的削弱。如果有朝一日穿越集團的部隊在戰場上面對使用外貿版武器的敵人,那射程上的差距就足以讓炮兵們好好教對手該怎么做人了。
至于火繩槍的銷售倒是沒有這個忌憚,因為下一代主力武器燧發槍的研制已經順利完成,等到黑土港投產之后運回煤炭,這邊的煉鋼爐開始使用之后,質地堅韌的鋼鐵將解決掉軍工生產中的一系列技術難題,燧發槍就會很快成為武裝民兵的制式裝備。而相對發射速度較慢,威力有限的火繩槍就將徹底淪為外貿產品。當然這種淘汰下來的軍備對于現階段整個遠東地區的戰場來說仍然還是高級貨,只要想法打開了銷路,穿越集團的軍工制品肯定會迅速占領這一地區的地下軍火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