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治國平天下,只靠政治學說可不夠,你見過哪個朝代是靠一張嘴一本書上位的軍事力量必不可少啊”寧崎雖然也是個知識分子,不過他可不是明朝文官的作風,一心只想壓住武官系統,他很清楚軍事力量對維持政權的重要性“學四書五經可造不了槍鑄不了炮,但學我們海漢的知識就可以。這些學生今后所要從事的工作,并不是在朝廷考個功名就能勝任的,我們也不希望他們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考取功名上。”
穿越集團目前的狀況,注定了教育系統的培養目標是要以實用的技術工人為主,至于一些文科方向的專業,就算寧崎不太愿意放棄,也只能先服從集體需要。現在文教系統連教讀書寫字的教師都還不太夠,哪有什么工夫去傳授四書五經寧崎要是敢在執委會上提出這個議案,肯定會被工業黨人噴個狗血淋頭。
李奈張大了嘴,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駁寧崎的“謬論”。長這么大他還是第一次聽說讀書不為了考取功名,這簡直就是顛覆了他人生二十多年所形成的價值觀。
寧崎搖頭道“李先生,我說這些并不是為了讓你接受我的觀點,只是希望你知道,我們在這里所做的事情自有我們的考慮。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們在這里能夠接受免費的教育,這本身就是一件利民之舉,這你總不會否認吧”
李奈點點頭,表示認同寧崎的說法。大明雖然也有義塾,但往往背后都是地方宗族在經濟支持,并且招生對象也主要是面向自己家族的子弟,可不像海漢人辦的小學這樣兼收并蓄,甚至連黎苗兩族的孩童也照收不誤。真要按孔圣人說的有教無類來看,李奈必須得承認海漢人無疑是比大明的教育機構做得更好。
寧崎接著又道“哪一種教育制度更好,我不會和你爭辯,時間會幫助我們分出高下的”
正在這時候,寧崎身上的電話響了起來。寧崎摸出來一看見是執委會的辦公號碼,心道莫非是大洋馬鬧得太厲害,留守辦公室的幾個兄弟撐不住了當下向李奈和賀強說聲抱歉,走到一邊去接聽電話。
李賀二人這幾天倒是已經見到不少海漢人使用這種奇怪的小黑匣子進行隔空通話,初時也是以為這是海漢人的法術,后來經過解釋,才知道這是某種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通話工具,即便隔著數里遠,也能進行隔空通話。當然了,李奈求購電話的意圖也毫無意外地遭到了拒絕。
稍稍有些出乎了寧崎預料的是,執委會打來的電話并不是讓他回去幫腔打嘴仗,而是通知他來自氣象部門發布的警告,今明兩天可能會有短時熱帶風暴過境,勝利港小學需要立刻停課,將學生先全部安置到一號基地內的營房里。
穿越集團的氣象部門里并沒有真正氣象專業出來的科班生,不過海洋、農業、信息工程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在校時都多少學過一些相關的知識,七拼八湊地組了一個天氣預報小組,農業部的老專家袁若修老兩口擔任顧問,平時由海運部的越之云兼任小組長。
目前海南正處于雨季當中,不過這里的雨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甚至有“牛頭下雨牛尾干”的神奇說法。寧崎接完電話之后倒也沒有太緊張,先通知了同事開始組織各班的學生集合,然后向李賀二人說明了天氣可能會馬上惡化,參觀行程可能不得不暫時中斷。
李奈對此也表示了理解,既然海漢人推斷很快會有狂風暴雨的天氣出現,要對學校進行人員疏散,那么自己作為客人,這種最好還是服從安排。
勝利港小學雖然不像童軍那樣采取了軍事化的管理,但整隊集合這種初級訓練還是經常會進行練習,因此學生們很快撤到了操場上,并按照教師的指揮以班級為單位站好了隊列。幾位教師迅速收好了教具和教材,便指揮著學生們以兩列縱隊出發。李奈看了之后嘆為觀止,感覺海漢人真是將“規矩”兩個字貫徹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連組織學生避難都是如此的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