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指著珠江南岸的一片荒蕪河灘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里應該就是廣州塔所在的地方了。以前來廣州游覽珠江,這條江上的大橋一座接著一座,可是看看眼前,整個珠江以南幾乎都是荒地,簡直像是在做夢一樣。”
何夕應道“你辨識方位的能力倒是不錯。我也記得這里的沙洲是個旅游公園,可惜我到廣州會合大部隊的時間太晚,沒能來得及好好參觀一下當時的廣州。”
又前行了一段之后,兩人在船上便已經能夠看到廣州城的南城墻了。經過數日的海上顛簸,總算是順利抵達了目的地。兩人都是精神為之一振,開始仔細地打量岸上的情況,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這個城市將成為他們發揮各自本領的舞臺。
廣州城在明初的時候分為子城、西城和東城三個區域,三城各自都有城濠環繞,子城與西城之間隔著西湖,與東城間隔著文溪,交通十分不便。在洪武三年時,由廣東參知政事周正主持,拆除了部分舊有城墻,填埋了三城之間的濠池,完成了三城合一的改造。洪武七年時永嘉侯朱亮祖又向北擴建了一段城墻,并且在北城門修建了鎮海樓也就是寧崎加入穿越團隊時曾經被陶東來等人帶去驗證蟲洞的那個地方。
到明朝后期,廣州城繼續向南擴筑,據廣州新筑子城記的描述,僅嘉靖年間擴筑的新城規模就為“長一千一百二十四丈,高二丈八尺,周三千七百八十六丈,為門八。”東城墻在后世越秀南路一線,南城墻抵臨珠江,西城墻緊挨著西濠,北城墻倚著越秀山,面積大概有六平方公里左右,基本上就是后世廣州的中心城區范圍。
這時候李奈也走到他們身邊,開始向他們介紹岸上的情況。在南城墻外的珠江沿岸地帶修建了數里長的碼頭,這里便是廣東海商最為集中的區域。而五羊驛、稅課司、批驗所、市舶提舉司等與經濟往來相關的官衙也都集中在這里。
“福瑞豐”這樣的大商行,在碼頭上有專門的停靠地段。船工們拋出纜繩,由岸邊的勞工將船緩緩拉到近岸處。待船停穩之后,船工們趕緊抬出跳板搭在船舷與河岸之間。李奈抬手作勢道“兩位,請下船吧”
兩人都是故地重游,但再次踏上這里的土地,心情卻是十分復雜。上次來到這里時,周圍全是高樓大廈,喧囂的車流,擁擠的人群,而現在眼前這一切似乎更像是歷史電影中的布景,不可思議但又無比的真實。
“像不像是在拍電影”何夕壓低了聲音對身旁的施耐德問道。
施耐德點點頭低聲回應道“群眾演員的專業素質很高啊”
一個面目與李奈依稀相似,下頜留著短須的青年迎了過來,遠遠就在招呼道“三弟”
李奈連忙快步上前見禮,然后向施耐德和何夕介紹道“這是家兄李魄。這兩位是從勝利港來的海漢貴客,施耐德施先生,何夕何先生。”
幾人先“久仰久仰”地客氣了幾句,李魄好奇地問道“兩位都是有功名的讀書人”
施耐德笑著擺擺手道“倒不是有功名,我們海漢對于有文化有身份的人都尊稱為先生,哪怕是做生意的也一樣。”
李魄恍然道“原來如此。兩位先生想必這一路旅途勞頓,肯定有些乏了,鄙行已經準備好了休息的地方,這邊請”
李魄早讓人準備好了幾頂軟轎,施耐德和何夕是既來之則安之,也不推辭就直接上了轎子,至于他們的行李自有“福瑞豐”的人會隨后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