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巡視之后,陶東來便下令開始讓已經挑選好的移民登船。這次用來裝運移民的兩艘船上除了必要的補給之外,并沒有裝運什么其他的貨物,所以可以帶走的移民數量也算比較多。在荷槍實彈的民兵注視之下,移民的隊伍排成了長長的兩列,緩慢地向兩艘船上前行。
為保險起見,這些人在登船前還將接受最后一次身體狀況的檢視。這次的船隊從勝利港帶了好幾個醫護人員,順便就在這里也派上了用場。這個檢視主要是看看移民中有沒有明顯的傳染病患者,或是身體狀況不適合遠航的人員,類似這樣的人員會被清理出隊伍,失去移民的資格。
當天下午一點,這批移民終于完成了登船。這次將搭船前往黑土港的新移民共計三百八十二人,這些幸運兒將從此擺脫戰爭的威脅,成為執委會治下的歸化民。而另有七名不幸的倒霉蛋在檢視中被查出身患各種病癥,并且因此而失去了移民的資格。
半個小時之后,船隊從清化河入海口緩緩駛出,調整方向繼續向北行進。第二天下午,船隊抵達了此行的第二個目的地,位于后世海防市境內的涂山半島。
兩艘裝運移民的貨船并未在這里停留,它們繼續向北往吉婆島方向航行,將不作停留直接前往黑土港。而另外兩艘裝運民兵和軍火的貨船,則是與“飛速號”一起停靠在了涂山半島的東南端。
涂山半島這地方,當初第一批探尋黑土港航路的考察隊就已經來過這里,不過并沒有在這里登陸。這個呈s狀往東南方向探入海中的狹長半島其實戰略位置相當不錯,當時王湯姆就曾經在報告中提過這個地方,認為在將來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將這個地方占領,建設一個越南近岸處的戰略支撐點。
這個構想其實與軍警部想要在珠江口建立據點的理念非常接近,這種戰略支撐點的目的并不是建立大型的軍事基地,而是小型的軍事據點,和平時期主要起到補給、監視的作用。而縱觀越南北部河內以東的沿海地區,這里無疑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地點直接連通大陸,地形狹窄易守難攻,有天然的港灣可容船舶駐留。
涂山半島距離河內約一百公里,有水路直接連通。距離最近的糧食產地不過十來公里,也便于日后的糧食貿易。這個半島最窄處不過百米,以穿越集團所裝備的武器火力,很容易構筑一條無法跨越的防御線,而且島上有制高點,必要時可以構筑立體防御工事。s型的島嶼地形擁有兩個碩大的天然港灣,能容納數艘千噸級的船舶停靠,事實上后世蘇聯人為了停靠軍艦也占用過這里多年,直到二十世紀90年代初才從涂山半島撤走。
軍警部認為如果在這個地方構筑一個據點,那么主要的威脅方向還是來自陸地,而這種威脅完全可以被輕易地控制住。至于海上,軍警部并不認為在目前的北部灣區域會遭到來自海上的威脅,這附近的海岸線本來人口就稀少,甚至連海盜都沒有,根本談不上有什么威脅。至于說現階段的越南水上力量,并不會比海邊的漁民強上多少。要知道越南的南北內戰打了這么多年,一直沿著海岸線打來打去,可就是從沒在海上干過,也足見其海上力量之虛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