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桿更高才能掛上更大幅的船帆,這樣對風力的利用效率才會增加你知道什么叫利用效率嗎”越之云解釋了半截又忍不住反問道。
李奈點點頭道“略懂,請繼續講。”
“現在的海船都是使用風力作為主要動力,那么船帆對風力的利用率,就是影響船只前進動力的主要因素。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設計了全新的船帆、桅桿和索具結構,對風力的利用率會大大地優于現有的福船或者廣船當然也包括那些洋鬼子的蓋倫船在內。”越之云很是自豪地向李奈解說道“采用縱帆中式帆船的船帆便于操控,可以靈活地利用各種風向,但缺點是船帆少且偏小,實際受風的有效面積不大。而采用橫帆的西式帆船因為船桅夠高,因此使用的船帆面積可以更大,不過因為桅桿太高,收帆揚帆都不是那么容易操作,而且高桅桿還必須加上各種支索來保證其穩固性,這就大大妨礙了橫帆的轉動角。”
李奈聽得半懂不懂,有些疑惑地問道“在下曾多次見過西洋番人的帆船,船帆多而密集,看起來似乎足以彌補船帆轉動不靈的缺陷。”
“那也僅僅只是看起來而已。”越之云繼續解釋道“西式帆船在設計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它們一味地加大風范的面積,但其船帆對風力的利用率并沒有看上去那么高。順風時支索帆、斜桁帆、主帆互相遮擋,因為支索的存在擋住主帆的轉動角,側風和頂風時只能依靠支索帆來利用風力,使用效率和操作便利性上遠遠比了中式帆船的靈活。”
“既然越先生認為中式帆船如此好用,那為何過去沒人以加高桅桿的方式來加大船帆”李奈這話一問出來,就充分地暴露了其外行的本質。
“縱帆船沒法加支索啊,不然僅有的靈活優勢就沒了,而且中式帆船都是尖底船,桅桿太高會導致重心不穩。”越之云當然也意識到了李奈的無知,這下就放心大膽地進行解釋了“而且中式帆船的船帆太重,增大面積就會增加重量,過高的桅桿在強度上未必撐得住,風力大了很容易會折斷。”
李奈這才恍然大悟道“所以貴方才要造那空心的鋼鐵桅桿,便是要減輕桅桿重量,增加強度和高度,借以來增加船帆的面積。”
李奈這下舉一反三倒是很快,越之云也馬上打住了向他詳細解釋的念頭。新式帆船在桅桿、船帆和索具上所采用的技術革新遠遠不止鋼制空心桅桿一項,但只有這一項是技術含量最高,外人最難以仿制的,因為在金屬加工手段上很難達到穿越集團的水平。至于其他的細節改進,明眼人只要看過一次之后,多半便能得悉其中奧妙了。
海運部對于甲板上層設施的技術改進要遠遠多于船體本身,最重要的便是根據現代力學原理重新設計的風帆系統。這個新的系統采用了東西方兩種風帆的部分特點,但總體上與之差異極大,可以說是穿越集團又一個跨越時代的黑科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