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種炒作方式,“福瑞豐”方面也曾表示過不滿,因為按照雙方的協議,“福瑞豐”是海漢玻璃制品在兩廣地區的唯一代理商,雖然這個資格是有時間限制的,但協議內也有規定,海漢方面不能將玻璃制品在大陸地區直接出售給其他商人。
這就能看出當時李奈簽訂協議時被執委會的嘴炮們鉆了空子海漢人雖然不能在大陸地區直接出售商品給第三方,但如果第三方自行去勝利港進行采購,卻不在此限制之列,而這也正是駐廣辦想要達到的宣傳目的之一。只要告知這些商人去哪里進貨,利益趨勢之下,他們自然就會派船前往勝利港交易,而這樣也能促使勝利港的自由港名聲能夠更快更廣泛地為人所知。
對于施耐德的這種解釋,就算是老狐貍李繼峰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了,誰讓他當初派了個沒經驗的老三去勝利港談生意呢不過好在“福瑞豐”已經拿到了海漢方面的最惠待遇,至少今后在進貨成本上不會高于任何一家競爭對手,起碼還占了個出場時間早,顧客印象深的便宜。而且施耐德也表示,“福瑞豐”現有的代理商品仍然享有獨家代理權,海漢方面即便是要賣給其他人也不會在廣州賣,并且絕對不會賣一模一樣的東西,這樣才算是安撫住了“福瑞豐”一方。
按照事前協議,駐廣辦不會在“海漢書局”出售那些令廣州商人眼紅不已的獨家商品,但這并不妨礙施耐德用此來做一次大大的宣傳活動,順便教一教“福瑞豐”,好東西不一定需要直接賣現錢才能產生收益。在書局門外兩邊的墻上,便貼著一大串告示,內容都是關于開業期間的活動內容。
所謂的活動,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抽獎。這種在后世已經被各路商家玩爛了的把戲,在這個時代卻還算是比較新鮮的玩意兒,而且獎品也確實誘人,不但有當下流行的火柴、香皂、玻璃文具等等,頭等獎甚至是一面市面上難以見到的五寸海漢銀鏡
當然這種抽獎也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參加的先消費,后抽獎,消費越多,能抽到的獎品等級就越高。在書局消費一兩就能參與抽獎,百發百中至少有火柴一盒作為紀念獎,要抽海漢文具則需五兩起步,至于想要抽到珍貴的彩雕玻璃文具和海漢銀鏡,那消費額就得五十兩起步了。所有的獎品都堆放在結算柜臺后面,當場算帳當場抽獎,看起來甚是誘人。
最初看客們還都只是在旁邊觀望,但當真的有人從箱子里抽出寫著“海漢玻璃文具一套”的紙條并且領到實物之后,看客們就再也克制不住了告示上可是寫明了,獎品數量有限,抽完即止雖然書局內出售的書籍定價要比廣州城的同行們高出了15,但這仍然擋不住眾多看客的消費熱情,紛紛涌進店里開始挑選書籍,購書之余也是想試一試自己的手氣。
雖然場面很是有點烏煙瘴氣,但不得不說這個促銷手段的效果簡直好得驚人。開店的兩個小時之內,店內所準備的各種書籍就已經銷售了四成出去,而一些買不到自己想要書籍的人,為了抽獎也不惜購買一些本來不在計劃之中的書。更有一些一開始買了書沒抽到獎品的人,回家之后想不過味,又返回來買書接著抽。“福瑞豐”派來觀禮的管事在院子里看得都呆了,原來書局的生意還可以這么個做法。
施耐德和何夕則是坐在里間笑得合不攏嘴,原本何夕提出做書局的時候,駐廣辦上上下下都覺得這玩意兒是個虧本買賣,因為自身沒有印刷出版的能力,所有的書籍都必須從外面購進,毫無成本優勢可言,但唯獨施耐德卻認為這生意不但不會虧,反而能給駐廣辦帶來更多的商機,而事實也證明了施耐德眼光的獨到。
“到晚上扎帳的時候,想必應該是有盈利了吧”何夕笑嘻嘻地說道。雖然這些書籍的進貨成本他并不清楚,但施耐德把售價調高了15這事他是知道的,僅僅只是調高的這一部分,就已經遠遠超過了那點抽獎獎品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