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早的如李奈之流,自然就不需再參加此次的商品競價“福瑞豐”的訂單有雙方貿易協定的保障,無需擔心自己的貨被賣給了別家。但李奈倒是很想加入到競價的行列中去,畢竟能在這里買到的海漢商品,誰也不會嫌多,只要運回廣州去立刻都能換成白花花的銀子。不過李奈的要求最后還是被執委會婉拒了,因為這次的發售活動是為了打開大陸市場,要是貨物還是被“福瑞豐”一家包圓,那就完全偏離了此次活動的目標了。
“各位首先看到的是本地出產的銀鏡,分為兩寸、五寸、八寸三種圓鏡和一尺方鏡共四種規格,接下來我們將按尺寸分批進行發售報價。首先是兩寸圓鏡五十面,各位可以先看看我們展示的樣品,照起來清晰不變形,也不用像銅鏡那樣需要定時重新磨制,沾水不會生銹,而且重量輕體積小,便于攜帶出門”今天的拍賣師是由陶東來親自上場客串,以便能夠及時處理拍賣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畢竟這種活動還是第一次舉辦,所有人都談不上有什么經驗可言,只能讓嘴炮功力較強的陶東來擔當這個重任。
眼看眾人都已經檢視過樣品,陶東來這才轉回到正題上“這五十面兩寸銀鏡起價流通券二百元,每次舉牌默認加價二十元,三次詢問無人加價之后就落槌成交各位都明白了嗎”
臺下眾客商有的還在琢磨著價錢,有的已經立刻舉牌報價“二百”
“丙商號出價二百元”陶東來大聲應道。
其他人這才反應過來,趕緊舉牌報價。兩寸的海漢銀鏡在廣州的市價目前在每面三十五兩以上,這五十面鏡子的市值超過一千七百兩銀子,現在報價才二百流通券,也就是二百兩銀子而已,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二百二十”“三百”“四百”
來自大陸的客商們已經等得太久了,顯然沒有足夠的耐心按照每次二十元的幅度來進行加價,很快就有人開始以百元為單位往上提價,畢竟這東西的市值在那里擺著,大家都很容易估算得出自己的報價有多大的利潤空間。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奪之后,最終是來自肇慶府的某何姓商人以一千三百二十元的價格拍下了這五十面兩寸銀鏡。其他客商有的是認為以這個成本運回廣州發售的利潤已經不是太多,畢竟運回之后還得要向官府繳納一定的賦稅。還有的客商是察覺到了競爭的激烈程度,想把錢留到后面競買更好的商品。而這位何姓商人則是考慮到這些鏡子運回肇慶府之后,市值起碼是在兩千兩以上,以這個較高的價格拍下還是能有比較大的賺頭。
當然這個成交價對于穿越集團來說就更理想了,兩寸銀鏡對外的發售價是每面二十元,經過這么一番競爭之后,就多賣了幾百流通券,增值的速度簡直不能更快。而且對于今天的所要拍賣的貨物來說,這五十面鏡子不過只是一道開胃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