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陣正面上,火槍手可以不受阻礙地發揮出全部的火力,并以輪射反向裝彈法來保持持續不斷的射擊火力。而當敵軍沖到近處的時候,長矛兵前出或就地防御,火槍兵則后腿到長矛方陣后面重新集結。如果要避免側翼或者后方的襲擊,那么這5個作戰中隊還可以從用棋盤格式的部署方式。作戰中隊的數目越多,棋盤式的部署就越有威力。
古斯塔夫方陣會在每個中隊增加96名滑膛槍士兵,以近一步增加作戰寬度,但“海漢方陣”考慮到北越火槍兵的數目有限,沒有采取這種策略,而是將炮兵作為戰場支援火力布置到方陣間隙當中。考慮到機動能力,軍警部為北越火器部隊挑選的戰場支援火力是六磅炮,每個方陣配三門火炮,剛好將鄭氏分兩次購買的一共十五門六磅炮全部派上用場。至于12磅炮因為炮身較為沉重,需要牲畜牽引,在戰場上轉移不便,必須得在陣地戰或是城池戰的時候才能派上用場,野戰或者遭遇戰就不太適合了。
而同時接受海漢訓練的北越軍官,他們所學習的內容便是最基本的槍矛方陣以及步炮結合戰術。軍警部認為這批學員在結業之后,可以讓北越組織起一支像樣的火槍兵方陣部隊,再配上工兵、輜重、后勤、偵查等連隊,大概能夠形成一支總數三千人左右的“精銳”,在整個中南半島來說肯定應該是首屈一指了。在戰場上打上幾次實戰之后,這支已經花去鄭氏數十萬兩白銀的部隊就足以成為鄭氏的看家法寶了。
當然,由于武器上存在著性能的代差,北越想要依靠這支部隊對付穿越集團可是遠遠不夠看的。不管是火器的精準度、射程、威力,還是部隊的訓練方法、作戰方式,這支傀儡部隊與穿越眾親手調教的海漢民兵都還有著較大的實力差距。最重要的是,北越的火器部隊在彈藥上完全依賴于穿越集團的供給,只要北越的指揮官沒發瘋,就肯定不會下令讓他們與海漢方面做對。
但事情偏偏就沒有那么順利,北越的軍隊最近在戰場上連連吃了幾次敗仗,戰線也從之前的順化逐步北移,現在已經到了南廣平和河靜之間。而這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一旦出現某一方潰敗的狀況,就很難在撤退途中有效組織起防守陣線,往往一退就是上百里甚至數百里,才能夠收攏潰兵重新組織人馬,因此北越方面對于內戰的局面相當憂慮,并派出使者來到涂山半島的訓練營,希望能夠獲得海漢方面的助力。
從基層傳出的這些不滿和質疑的聲音,讓執委會也意識到現今的穿越集團并非鐵板一塊,有一些成員的想法與執委會仍存有著較大的分歧。造成這種思想分歧主要的原因還是成員們在個人追求上的不同,執委會這幫人想是王圖霸業,千古留名,而成員中卻不乏小富即安的人,認為目前既然已經站穩了腳跟,那是不是就應該開始考慮享受生活了。在這種情況下,執委會想要增加集體凝聚力,那就必須將輿論陣地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行。
而現在將宣傳部門交給信產部代管,效果顯然不太能讓執委會感到滿意。信產部的主管蒙賀本身屬于宅人,政治敏感性不強,對于輿論工作的重視力度和導向工作都做得不夠好,看樣子是得由執委會收回主管權力,將宣傳部門變成執委會直屬機關才行了。
午餐之后經過簡短的休息時間,年終總結報告會繼續進行。各個部門的主管接連上臺,就穿越之后大半年來的部門狀況作了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