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天敦接著說道“我們在涂山半島訓練的這支北越軍隊,軍紀來說還是勉強能及格的,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的實彈射擊訓練太少,很難說到了戰場上會有什么樣的表現。而且他們缺乏長矛兵的配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一旦戰局不利,火槍兵方陣在后撤時缺乏有效的掩護,就很容易出現潰敗。”
“我們的民兵也沒有長矛兵配合啊”與會者不知道是誰咕噥了一句。
“我們的民兵部隊目前都已經換裝了二七式燧發槍,不管是射程、射速、精準度,都大大優于出口型的火繩槍,就連刺刀也比出口型長了近一倍,因此我們的民兵部隊所使用的戰陣并不是北越新軍那種配合長矛兵的古斯塔夫方陣,而是縱深更淺,戰斗面更寬的線形陣列。對我們的部隊來說,長矛兵并非必需品。”錢天敦立刻就這個問題進行了科普“簡單的說,我們現在用的就是排隊槍斃戰術。”
歷史上的排隊槍斃戰術正是在燧發槍得到廣泛應用之后出現的,而在16世紀后半葉,燧發槍開始進入到西方國家的軍隊當中成為標準配置。不過在這個時代的東亞戰場上,海漢民兵個大概是唯一成建制使用燧發槍的部隊,并且由于比西方同行早了半個世紀“發明”出了刺刀這一近戰武器,海漢民兵也是這個時空中在火槍部隊中取消長矛兵編制的第一支軍隊同一時間在歐洲三十年戰場上,古斯塔夫的火槍部隊中仍然保留了超過三分之一的長矛兵作為近戰護衛。
在這個時間的東亞戰場上,不可能出現同樣采用排隊槍斃戰術的對手,因此軍警部的軍官們也不用擔心戰斗要殘酷到雙方踏著整齊的步伐行進至50米距離之內才開槍互射事實上采用了獨家制造的粉末火藥之后,二七式燧發槍的有效射程足以讓這個距離拉長到220到250米之間,只要火力密度夠大,就完全可以彌補射擊精度上的不足。
而南越的火器部隊顯然還不具備使用排隊槍斃戰術的資格,火繩長矛混編方陣對上存在技術代差的線形陣列,其結果肯定不用多說,后者將會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而軍警部的信心也正是來源于此。他們堅信自己手下這批民兵在經過數月的艱苦訓練之后,要對付一群科技落后戰術同樣落后的南亞猴子兵肯定是沒問題的。
錢天敦進一步指出,目前的交戰地點是一些接近海岸的狹窄關口,這種地方雖然燧發槍部隊無法充分展開陣形,但反過來也就能保持更大的火力密度,提高殺傷效率。加上火炮的支援,想要守住關口的難度并不大。而如果戰局不利,也可以就近從海上撤退,不至于輕易被對手給斷了后路。
寧崎開口道“雖然我對剛才的決議投了贊成票,但我還是要明確一下,我們所要達成的作戰目標是什么是幫助北越軍隊守住戰線是幫他們擊潰南越軍隊是要徹底剿滅南越政權這個有必要再明確一下吧”
陶東來道“寧老師說的這一點我也很贊同,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這種準備不光是物資和人員,同時也要明確作戰的目標。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里說過,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延續,我們采用軍事手段之前也必須要明確政治目的。我認為,維持安南內戰的膠著狀態,對我們是比較有利的,所以我們對南越軍隊的打擊力度暫時不要太大,以穩固現有戰線為主要目的。南北雙方不管是哪邊一鼓作氣拿下對手,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結局。”
顏楚杰附和道“陶總說得對,我也補充一點,這次的海外軍事行動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實戰練兵。大家都知道,我們穿越之后發生的兩次戰斗都是在初期,根本就沒有民兵的參與。現有的民兵隊伍在成立之后也完全沒有參加過實戰,對于這支部隊的實際戰斗力,我想也只能通過戰場來考驗。相對我們可能會面對的其他對手來說,這次的對手可以算是一個軟柿子了,至少他們還不具備在海上討伐我們的能力。而且他們所使用的火器也都是舶來品,打一發就少一發,不像我們有自產能力。用這樣的對手來練一練兵,我認為對提升我們的軍事實力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那么為了實現你們所說的作戰目的,我們現在需要派出多少民兵部隊出去作戰實際又能派多少”蒙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