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店里的人紛紛涌出店門,站在路邊張望起來。兩列穿黑衣的保安人員沿著道路兩邊小跑著前進,每隔一段距離就站定一人,將圍觀的民眾都隔離到路邊。一些原本在路上行進的牛車和民眾也在保安的吆喝之下趕緊避到路邊,將主干道完全騰了出來。
“看碼頭那邊”已經有眼尖的人叫嚷起來。
剛剛走出店門的李奈、于大山等人踮著腳尖往南邊的碼頭上張望,見四艘帆船停在了平時一直空著的一處棧橋兩邊,船上正有大量人員魚貫下船。李奈在勝利港待的時間長了,也知道那處棧橋是“海漢軍警部”專用的設施,只供港口碼頭與港灣東岸民團軍營之間的交通船停靠,這四艘船上肯定是海漢民團的士兵了。不過李奈過去還從未見過海漢民團有這樣大規模的調動,難不成是有外敵來襲
這個念頭只在他心中一閃而過便被立刻否定了,如果真有外敵來襲,執委會肯定不會讓民眾就這么在街上圍觀,起碼會組織他們撤往堅固牢實的一號基地或是地處內陸的田獨。
還是于大山的解釋讓他立刻明白了緣由“各位今天可是有眼福了,執委會的首長們要閱兵,大伙兒等著看熱鬧吧”
王財嘀咕道“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首長們閱兵,小老百姓湊什么熱鬧”
“我本家侄子就在民團二連當班長,他親口說的。其實閱兵這事早半個月就已經布置好了,只是沒有對外宣揚而已。”于大山得意洋洋地說道“而且首長們還說了,這次閱兵就是給我們這些老百姓看的首長們組織民團練的這些兵,就是為了保護我們老百姓”
李奈聽了這話卻有些不以為然,練兵保護百姓倒不如說是保護海漢人的財產當然這個財產的定義也包括這附近地區所有的歸化民在內。這些百姓都是海漢人的生財工具,那自然是得好好護著才行。不過相比普通的民團,海漢民團的裝備也實在太逆天了一點。
李奈最近已經發現海漢民團裝備的火槍與“福瑞豐”過去購入的火繩槍并不一樣,雖然不明其運作原理,但看起來似乎比火繩槍更加厲害。但很顯然海漢人并不打算向外出售這種“先進”武器,而李奈也很知趣地沒有主動去向陶東來等人打聽價錢。但毫無疑問的是,海漢人為了武裝這支民團可是花了不少錢,而且幾乎是隔天就要進行槍炮的實彈操演,做好了隨時大戰一場的準備似乎就只差一個欠揍的對手出現在海漢民團面前了。
李奈正在胡思亂想之際,有人從人群中擠到他旁邊招呼道“李先生,陶總請您去一號基地的城門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