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走完之后,各個連隊便在軍官們的指揮之下魚貫登上了帆船。民兵們除了肩上扛著的火槍,腰間挎著的刺刀之外,每人還背著一個背包,裝著一床薄薄的布毯、一個鐵皮飯盒、一個牛皮水囊、一個作戰基數的彈藥,以及少量傷藥、火柴等物品。
而穿越眾軍官們的裝備就要高級多了,基本都是在穿越前由籌委會集體采購的軍備和武器。這次隨隊出征的穿越眾一共有三十余人,連排一級的軍官全部由穿越眾擔任。另外像通信、醫療等特殊部門的人員,也是由穿越眾擔任領導職務。拖家帶口的大胡子約翰遜又一次被留在了大本營看家,而無牽無掛的老摩根則是帶上了自己的家什興高采烈地領著一幫醫護學員隨隊出征。已經出任信產部通信主管一職的吳卓這次也被調回軍警部,隨軍負責電臺的維護使用工作。
海運部為此抽調了六艘大船擔任此次從勝利港出發的人員物資運輸任務,并且“探索號”和“飛速號”也分別作為海上火力支援單位及快速聯絡船一起參與此次的軍事行動。相關的物資早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經裝運上船,今天早上登船的除了參戰人員之外,就只有一些被作為伙食供應的禽畜了這大概也是農業部為了這次出征所能做的最大的貢獻了。為了避免這些雞鴨豬羊的濃重味道在航程中給出征的將士帶來困擾,海運部還專門用了一艘船來裝運這些活物和一些作戰物資,相關的籌備工作也算是做得極為細致了。
上午八點,所有人員便已經完成了登船,顏楚杰一聲令下,船只陸續起錨、解纜、升帆,慢慢地駛離了碼頭,向南邊的出港水道駛去。
這支船隊的行程安排依然是先抵達距離勝利港五十海里,位于海南島西南角的鶯歌海。在當地駐留一晚之后,再出發向西直行渡海,直接去位于交戰區后方的永安港。后一段航程的直線距離約莫在130海里左右,海運部預計所需要的時間大約兩天上下,視海上的具體情況而定。
而北越方面的另一路人馬此時也已經在涂山半島登船出發。相比從勝利港出發的這支船隊,從涂山半島南下的船隊規模要大得多,因為這支船隊不僅僅是裝運了三個連編制的海漢民團將士,而且還有北越方面一千余人的受訓部隊,以及少量的輜重民夫和后勤人員。這么多的人員,所需要的生活物資、隨軍補給和各種作戰物資也不是個小數目,海運部為此足足調用了十四艘海船,才勉強一次性完成了這次裝運任務。
就在民團出發兩天之后,執委會向本地民眾公布了一個十分震驚的消息一艘隸屬于海漢執委會的商船在安南近岸處被南越叛軍洗劫,數名隨船人員遇害,船只也嚴重損毀。目前執委會已經下達了命令,讓出海訓練的民團配合北越的討逆大軍,對南越叛軍實施軍事報復。
當然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商船被南越叛軍洗劫,如果南越叛軍在海上有這樣的能力,說不定早就已經繞過山嶺防線,攻打北邊的平原去了。執委會編造出這個理由,也只是為了就參戰一事能夠對內有一個比較說得過去的理由而已如果對民眾說什么長遠利益、大局觀、發展的眼光,肯定絕大多數人都搞不明白,那恐怕會適得其反,在民間造成不必要的反戰情緒。至于勝利港或是黑土港的民眾,由于消息渠道的來源非常有限,也根本就無法去驗證這種消息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