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他試圖逃跑的人也根本沒有任何的機會,很快就被民兵趕上,然后幾支刺刀一起招呼過去,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就接二連三地丟掉了性命。
特戰連唯一出現的傷情是一個民兵被負隅頑抗的南越弓手射中了大腿,好在沒有傷及要害,回營作個外科小手術取出箭頭就行,只是恐怕沒辦法再參加后續的戰斗了。不過相比大腿中箭,那個南越弓手的下場就悲慘多了,沒來得及射出第二箭,就直接被整整一個班的民兵圍著用刺刀戳了個全方位通透。
整個作戰過程只持續了不到三分鐘就結束了,戰果也是不出意料一邊倒的局面。特戰連一槍未發,就把這支南越巡邏隊一網打盡,再一次在軍警部的同仁面前展示了實力。
前一次去南邊執行偵察任務,北越軍方沒有得以現場目睹特戰連的表現,但這次卻是實打實地看到了海漢軍人是如何作戰的。整支巡邏隊在片刻之間就被這些海漢兵干凈利落地收拾掉,這個結果也讓原本還有一點惴惴不安的北越協從軍又多了幾分信心。
雖然在廝殺過程當中,南越巡邏隊的慘叫聲還是不可避免的傳了出去,但特戰連仍是依靠這次的作戰幫助己方又贏得了半個小時的寶貴時間。等了望哨報告西邊的南越軍大營里派出了一支成建制部隊往防御陣地這邊來的時候,作戰部隊已經有九成上岸,協從軍和海漢民團都已經列好隊伍,分批開始進入作戰位置,此時才剛過早晨六點半。而防御工事除了壕溝還比較淺之外,其他幾項也已經布置得七七八八,就連陣地后方高達九米的瞭望塔樓也有一座投入了使用。
在登陸施工中大量地采用預制件,是海漢民團能在短短兩三個小時內構建起防御陣地的主要法寶。親眼目睹了全過程的北越軍官們對此除了贊嘆,也沒有別的什么好說了。這樣的設計和施工能力,是目前的北越軍隊完全所無法想象的。看起來好像這些東西并不復雜,真要造的話似乎北越也可以造得出來,但這種創造力和協同力卻是北越軍隊所不具備的東西。
一些北越軍官甚至在心頭暗自琢磨,如果對上海漢民團是北越軍,那應該如何防范對方由海向陸發起的登陸作戰以目前北越軍的狀態和作戰水平,是否能在近岸處與海岸民團一爭高下
“前方施工人員全部回到陣地,所有部隊進入備戰狀態”指揮部最新下達的一條命令,預示著這場讓軍警部期待很久的戰斗終于要打響了。
抵近海岸之后,大海船慢慢停下來,而工兵們則用船槳將小船劃向海岸。每條小船上都載著幾塊預先制作好的標準跳板,并且這些船都經過了簡易的改造,在船身增加了固定跳板所需的鐵制件。工兵們只需要將這些跳板上的打好的孔洞對準鐵制件的凸起處放下去,就能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而拆除時也很簡單,直接抬起跳板移走就行。這種結構在大本營做預演的時候就進行了試用,然后又根據實際情況做了一些小的修改,以便于工兵們能在臨時找來的各種小船上進行裝配,并且不至于因為海浪的起伏就導致固定處松脫滑落。
這些小船進入預定位置之后,工兵便收起船槳,用力推出船上的跳板,開始在小船之間搭建浮橋。負責指揮工兵運作的是這次作戰行動的副指揮哈魯恭。他所轄的騎兵連這次雖然也跟著來了,但由于成軍時間太短,加上編制太小,因此騎兵連并不負擔直接面對敵人的作戰任務。哈魯恭也不想坐在這個位子上無所事事,便主動將工兵的指揮工作要到了手上,登陸前期的搭建浮橋、修建工事、安營扎寨這些事情都是由他負責指揮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