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后方傳來了急促的鼓聲,這是催促他們前進的信號。這些南越兵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咬著牙加快步伐沖向對面的防御陣地。
“舉槍”
鄭廷一聲令下,從防御墻的三個方向上伸出了密密麻麻的槍管,指向對面沖過來的南越兵。鄭廷并沒有急于下達開火的命令,而是直到對方奔入了百米以內,才用力一揮手中的指揮刀“開火”
隨著噼噼啪啪一陣轟響,防御墻墻頭上騰起了一片煙霧,開火完畢的北越兵立刻舉槍從隊列中退下,將位置讓給了后排補充上來的人。
沖在最前面的南越兵幾乎是在瞬間就倒下了十幾人,但這個時候南越兵中的絕大部分人都還沒意識到發生了什么事,仍然沒有停下沖鋒的腳步。
“開火”
第二排上前北越兵也完成了射擊,將沖鋒中的南越部隊又擊倒數人。盡管火繩槍的擊發率只有八成到九成之間,但這個擊發率已經足以給毫無準備的南越兵造成沉重打擊。他們手中的木制盾牌在這個距離上根本擋不住火槍彈丸的轟擊,而倒霉的帶隊軍官在第一輪的射擊中便不幸中彈倒地,讓這支沖鋒隊成了沒頭蒼蠅。
這個時候已經有人發現對面北越軍所使用的武器并非他們在這之前慣常所見到的弓箭,而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火槍這槍聲、這煙霧,可不正是火槍兵開槍之后的景象嗎
沒等他們回過神來,第三排射擊的子彈已經在空中飛行。雖然穿越集團出口給北越的火槍都是經過性能閹割的猴版,但在百米之內的精準度和殺傷力還是相當強的,只要保持了一定的火力密度和射擊頻率,少量步兵基本不可能完成一次成功的百米沖鋒。
當完成首輪八排射擊的時候,用時才僅僅半分鐘多一點,而對面的沖鋒隊此時已經處于潰退狀態,在后面僥幸活下來的南越兵已經后隊變前隊,也顧不得什么軍令了,拼命地往回逃竄。
防御墻后面的北越兵也因為這樣的戰果而興奮起來,對著敵軍的后背又進行了一輪射擊。最終能夠成功逃出火槍兵有效射程的人,大概只有原本人馬的一半多點。在這一波試探性的攻勢當中,上百名南越兵被放倒在防御墻外面僅僅數十米的地方。
隨著敵軍的退卻,防御墻后面也沖出去三十多名北越步兵。他們倒不是要去追殺敗退的敵人,而是出來對陣地前方這些死傷的敵軍補刀砍首級。北越軍中的記功方式仍然是傳統的首級記功,這次只耗時片刻就一口氣就砍下上百顆首級,在近期的雙方交戰中絕對算是佼佼者了。
對于北越軍這種“野蠻”的做法,指揮部是抱著不支持不反對的態度。出于比較實際的考慮,指揮部也并沒有打算要接受南越的傷員,那對自身有限的醫療力量來說無疑是一種“浪費”。而且說不定打到后面,指揮部也需要向北越方面討要一些首級,帶回去送給羅升東、魏平之流充充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