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軍在進入兩百米距離之后,仍然是以刀盾兵為先鋒,發動了沖鋒。看來他們并沒有吸取前一次的教訓,仍然打算用最原始最直接的作戰方式來對付敵人的高級兵種。
顏楚杰放下望遠鏡,對旁邊觀戰的穆夏柏道“南越雖然也有火槍部隊,但看樣子他們并沒有仔細考慮過冷兵器部隊該怎么應對火槍部隊。”
穆夏柏道“冷兵器步兵戰勝火槍兵的戰例,歷史上并不是沒有,不過放到現在的環境下看,我認為再怎么兇悍的步兵都不可能輕易攻破我們的這條防線。”
穆夏柏所說的戰例,是指18世紀中葉使用火槍的英國龍蝦兵對陣劍盾為主要裝備的蘇格蘭兵,在蘇格蘭高地所進行的平叛之戰。1745年在愛丁堡東北地區,雙方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擁有兩千余名火槍兵和六門火炮的英軍傷亡近半,俘虜過千,成功從戰場上逃脫的不足兩百人,而使用冷兵器的對手僅僅只有百人傷亡,戰果十分懸殊。
1746年在福爾柯克西南,查理親王所率領的五千蘇格蘭高地軍再次以冷兵器裝備擊敗了由霍利指揮的七千人英國皇家軍隊。不過在這次的戰斗中,蘇格蘭軍有騎兵助陣,倒不能把戰果全部算到步兵頭上。
這兩次以冷兵器戰勝熱兵器的戰斗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冷兵器部隊采用了在戰場上作大范圍機動迂回的戰術,然后趁著對手的火槍部隊在轉向之后陣列調整未完成的間歇便發動沖鋒,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而聯軍所選擇的這處戰場位于兩座山嶺的夾角處,地勢狹窄,僅僅兩百米的戰場寬度幾乎全部都籠罩在火槍射程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做出任何的大范圍機動,因此穆夏柏才會有此一說。
很快南越軍便用事實證明了這個理論,噼噼啪啪的槍聲中,不斷有沖鋒的南越士兵摔倒在塵土中。不管是盾牌還是鎧甲,在進入火槍兵的有效射程之后都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即便是這些沖鋒的士兵們心頭充滿了戰斗的勇氣,終究還是抵不過一粒小小鉛彈的殺傷力。
“一邊倒的屠殺啊”穆夏柏也放下了望遠鏡。
根據現在的戰斗進程來看,南越軍這次的進攻只不過又是新一輪的送人頭罷了。雖然這些士兵悍不畏死,但他們的沖鋒效果非常不理想,沖得最遠的人,倒下時距離防御陣地的外圍障礙物也仍有十幾米距離,根本就威脅不到防御墻后面的聯軍。
至于南越弓箭兵所發起的攻勢,也正如指揮部事前所預料的那樣,并沒有給己方造成太大的麻煩。一波拋射的箭雨從天而降,基本上全釘在了木制天棚上,打得噼里啪啦作響,猶如冰雹砸在房頂一般。
在這混亂的局面當中,沒有人注意到在南北兩邊的山嶺上也不時地傳來一兩聲槍響,那是潛伏山頭的部隊正在收拾南越派出來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