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部一方面趁機加固聯軍陣地的防御設施,另一方面則是在南北兩處制高點增派了更多的人手。如果要說聯軍陣地有什么漏洞,那恐怕就是這兩處山嶺了。聯軍沒有足夠的人手和資源再修建兩道山嶺防線,只能依靠精銳散兵對兩處山嶺進行簡單的防御。不過好消息是對手顯然也沒有足夠的精力來慢慢清剿這兩座山嶺光是對付北邊那座山嶺,就已經花去了他們一個多月的時間,南越軍的高層寧可將賭注押在攻打中間的關口上,也不愿把這個艱苦的過程再重復一次。
當天下午唯一的收獲,是“探索號”在登陸點以南的海域俘獲了一艘南越的偵察船。這艘偵察船在距離登陸點還有幾海里的地方便被發現了,而臨近交戰地區的這片海域內根本不會有民間漁船商船的存在,“探索號”一靠過去,這艘船立刻便往外海逃竄。但想要靠速度擺脫“探索號”的追擊顯然不太明智,反倒是因此暴露了自己的企圖,于是“探索號”在全速抵近之后毫不猶豫地向這艘船發起了炮擊。
不過令船上的實習炮手們感到羞愧的是,在兩百米距離上整整三輪的射擊,都沒有任何一發炮彈直接擊中這艘小船。最后還是船上的南越兵被嚇得又蹦又跳地示意投降,孫長彌才下令停止了這無用的炮擊,派人登船接管了俘虜。
根據審訊結果,南越軍從目前的交戰區到南邊的爭江之間,都已經沒有更多的水面力量可用。駐地在洞海的那支小小的“水師”,目前所承擔的任務也只是維持前方大營的補給線而已。即便南越軍要調那支水師的船到前線沿海來偵察聯軍陣地的軍情,這一來一去傳遞消息,至少也是一兩天之后的事情。
而指揮部顯然并不打算給對方這個機會,當晚便向錢天敦下達了即日起開始敵后破襲戰的命令,由“探索號”全體船員配合黑土港特戰連行動。
第二天清晨,滿載著特戰連戰士的“探索號”便從海邊向南駛去。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是對南越軍的后勤補給線進行襲擾,力爭能在爭江上切斷對方的水上運輸線。
而這天上午的交戰當中,南越軍果然又祭出了新法寶數輛趕制出來的盾牌車。這種盾牌車前面是一排厚實的圓木,足以遮蔽住后方的步兵部隊。七八輛平行排開之后,其遮蔽的寬度就達到了三四十米。而且這些圓木厚度最少都在五寸以上,火槍的鉛彈根本無法穿透。唯一比較麻煩的是這種盾牌車的自重太大,而從南越陣營到聯軍陣地之間又并無道路,甚至還需要士兵不停地砍去擋在前方的各種灌木叢,因此這種盾牌車的行進速度極慢,不過兩里地之遙,南越軍卻花了足足一個多小時才將盾牌陣推進到了聯軍陣地前方。
直到盾牌車推進到百米,聯軍陣地上才不慌不忙地打開了炮位前面的防御墻,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當然了,對付這么一點小陣仗,指揮部可沒打算將實力完全展現出來,因此也只露出了一左一右各兩門6磅小炮發動攻擊。
在這個距離上,要瞄準三四米寬,一人多高的盾牌車并不是什么難事,更不需要計算什么射角,直接平射就可以擊中目標。顏楚杰親自瞄準并點火的第一炮,便準確命中了一輛盾牌車的正面,穿射出一個直徑半尺的洞口之后,又在推動盾牌車的南越兵中間犁出了一道血溝。
四門火炮依次鳴響,瞬間就在南越軍中造成了不可抑制的混亂。火炮所造成的殺傷效果倒還是其次,四門打下來也只不過打死打傷二三十人而已,但這種巨大的響動卻是讓原本就惴惴不安的南越軍失去了冷靜。一部分人認為這種木盾墻防護力已經不足以遮蔽自身,索性便沖了出去。
毫無疑問,迎接這些亡命徒的是一排熱乎乎剛剛出膛的鉛彈。所有沖出盾墻的人,幾乎沒人能挺過十秒,就會在密集的彈雨中倒地不起。當南越士兵們被打回到盾墻之后,不得不選擇推著盾牌車繼續前行的時候,第二輪的炮擊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