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探索號”的炮火固然兇猛,但射擊頻率太慢造成的空檔足以讓對手趁機從江面溜過去。實心炮彈對于人員的殺傷力當然是無差別一擊奪命,但對船只的打擊效果卻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運氣了。最后被擊沉的那艘運兵船至少在中了七八炮之后,船只才開始漏水減速,而在此之前的打擊效果只不過是在其船身上穿出幾個透明窟窿而已,根本沒有對其航行性能造成影響。
另外在接連進行了兩場阻擊戰之后,就算炮火的轟鳴聲沒有傳出太遠,對方一天之間少了十二艘船肯定也會察覺到異常。錢天敦估計對方為了保住這條寶貴的生命線,最遲第二天就會對這條河道展開清剿。而從今天的作戰過程來看,這支特戰部隊的作戰能力在對付兵力相差較大的敵人時還是顯得不足。在和孫長彌進行商議之后,錢天敦決定暫時先撤離這一水域,回到出海口附近活動一旦情況有變,至少還可以從容地借著海路離開。
錢天敦的判斷的確沒錯,雖然炮火并沒有驚擾到遠處的南越軍隊,但接連兩支船隊無故失聯,還是很快引起了南越軍的注意。當天傍晚,沿著爭江河岸巡視的南越巡邏隊便在近岸處發現了數具溺水而亡的尸體,檢驗之后發現在正是失聯船隊的人員。
如果是一艘船兩艘船的翻覆沉沒,還可以解釋為事故,但兩支船隊加起來十二艘船,幾百號人,就這么無聲無息地消失在爭江上,這可絕對不能拿事故來當作解釋了。南越軍中的高層也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北越方面通過水道入侵,試圖用這樣的作戰方式來破壞己方的后勤補給線。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天當中,南越軍組織了數千人,沿著爭江河岸對這條水上補給線進行了一次梳理排查,結果在沿岸河道中又發現了大量的南越士兵尸體。但讓南越感到不安的是,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對手卻一直都沒能找到,似乎就憑空消失在空氣里一樣。
“探索號”當然沒有憑空消失,只是提早回到了海上而已。為了不被對手堵死在爭江上游,錢天敦果斷地選擇了暫時回避。但這種策略并不意味著特戰部隊的攻擊就此停止,恰恰相反的是,時隔一天之后的清晨,“探索號”便出現在爭江以南15海里的洞海海岸。
守備碼頭的數十名南越軍還沒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便發現闖進港灣的這艘大船上伸出了無數槍口。在一陣亂槍之后,特戰連選擇了在碼頭直接登陸。
“一排守住碼頭,二排跟我去倉庫看看有什么能搬走的東西,三排三排去把那些船都燒掉”錢天敦登陸之后便迅速下達了作戰命令“行動要快二十分鐘之后我們就撤離”
南越軍從順化府運來的補給大多是先運抵洞海,然后在這里分水陸兩路繼續往北邊的前線運輸,因此岸邊搭建的庫房中存放有不少的補給品,其中也不乏禽畜等肉食。
特戰部隊之所以敢在這里登陸作戰,也是因為從俘虜口中得知了南越在洞海的大營離港口有相當一段路程南越軍因為沒有海上投送兵力的能力,輸送兵力基本都是通過陸路,所以在洞海海港附近并無大型的駐軍點,港口本身的防御也比較稀松。
守軍很快組織進行了一次反擊,但這些無甲步兵的沖鋒在燧發槍面前簡直就是徒勞。在丟下了包括指揮官在內的三十多具尸體之后,守軍終于一哄而散,放棄了奪回碼頭的想法。
“帶不走的東西統統燒掉”錢天敦毫不留情地下達了命令。毀掉這個港口之后,南越想要重建這個物資補給點,至少也得用個十天八天的時間,而在此期間前方數萬人的補給肯定會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