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替你們招到足夠多的船匠,就不會賣武器給我們了”董煙云愕然道。
“大概就是這意思,但也不完全。我剛才已經說了,你們能招來多少合格的船匠,就可以換到同等數目的火繩槍,至少不會讓你們白忙。但如果要大宗采購,那就必須得做得更好才行。”寧崎簡明扼要地說明道“特別是要買我們這里出產的火炮,那就必須累積船匠人數到一定的數目才能進行交易”
“這這實在有些難為人了吧”董煙云搖頭道“招百八十個船匠倒是能行,無非是花費一些時間而已。但若是數目大了,這叫我方如何進行再說我方要采買的軍火也不是小數目,若是每次都需要大量船匠來作為交換條件,這買賣可沒法做了”
海漢這邊早就料到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董煙云話音剛落,陶東來便接過話頭道“所以出了招攬船匠的計劃之外,我們還為貴方準備了其他折衷的處理辦法。”
“哦愿聞其詳”董煙云趕緊追問道。
招攬船匠的確不難,許心素控制地區內的船匠起碼就有一兩千,要勻一些給海漢人用來交換武器也未嘗不可。但董煙云也不是蠢人,自然不會輕易暴露己方的實際狀況,怎么也得先叫苦還價才行。他倒是沒料到海漢人這么好說話,一抱怨便立刻就有了別的轉機。
當然這實際上并不是什么轉機,也只是執委會事前準備的策略罷了。船匠固然重要,但通過福建許心素的勢力,獲得一些別的好處和方便,同樣也是執委會所追求的目標。寧崎剛才把船匠的條件提到那么高,其實也是為了讓對方主動還價,然后再借此提出其他的交換條件。董煙云雖然也算是見識不少的老海商,但遇到執委會這幾個配合熟練的嘴炮狂魔,恐怕最終還是難逃被忽悠的下場。
“據我們所知,福建的生絲產量一直都很不錯,許大官人跟荷蘭人之間的交易,生絲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陶東來開始慢慢談及到第二個要提出的交換條件。
董煙云沒等陶東來把話說完,便連連搖頭道“陶總,這生絲的貿易恐怕就沒辦法了,福建一地出產的生絲,均是提前一年或者大半年就被人定光了,貴方若是想大量采買,此時已經有些晚了。”
在這個時期的大明海商當中,唯一擁有官方許可,能夠跟荷蘭人做外貿生意的人就是許心素。從1626年許心素接受招安拿到官方身份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大明的所有生意都被許心素所壟斷,其中的利益之大可想而知。荷蘭人如果不通過許心素的渠道,幾乎連一根蠶絲都別想從大明買到,這種壟斷經營自然也就引來了別人的眼紅例如早就盯著漳州泉州的“十八芝”海盜集團。
僅僅是每年從福建沿海運往臺灣與荷蘭人交易的生絲,總金額就以十萬兩計,這種大買賣要是沒招來爭搶才是怪事。“十八芝”拼命攻打許心素的地盤,最終目的也就是為了要壟斷福建沿海港口的對外貿易權。而在原本的歷史上,鄭芝龍在打敗許心素,控制了福建沿海之后,也是選擇了與前人相同的道路,迅速接受明朝招安,拿到官方身份之后繼續壟斷對外海上貿易。
靠著這種壟斷經營,許心素積累下了龐大的身家,說他富可敵國可能有點夸張,但其擁有的財富肯定是遠遠超過現在的穿越集團說不定比被內戰拖得要死不活的北越政權還富裕一些。幾十萬兩現銀,事前也沒打聲招呼,直接就用船運過來了,這作派真是穿越眾之前從未見過的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