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鐵爐港的兩個公社一邊修建鹽場生產設施,一邊也在修筑向西的山谷通道。只要早日能夠修通這條長約七公里的陸上通道,那么鐵爐港就可以直通田獨,今后的物資運輸所需時間至少能比現在減少一半。
除了鐵爐港的移民之外,還有一撥人也參與了這條山谷通道的建設工作,這就是從內陸山區搬遷出來的符山峒山民。按照與執委會的協定,符山峒的數百戶黎人被安置到田獨與鐵爐港之間的這道山谷中定居,由民政府負責給他們生活所需的物品和糧食,農業部指導他們在這里開墾山林,種植各種山地經濟作物。執委會同時也鼓勵他們參與通往鐵爐港的道路修建,以食鹽等生活必需品作為他們的勞動報酬。單以勞動力成本而論,這些遷居出來的黎人簡直跟勞改營的犯人差不了多少。
除了這條山谷通道之外,黎人們同時還在開辟出另一條通往亞龍灣農業開發區的陸上通道。這條通道同樣是從田獨出發,終點是勝利港與鐵爐港之間的亞龍灣臨海平原。從長度上說,這條通道比田獨通往鐵爐港的路線短了將近一半,但地勢要稍微復雜一些。而目前亞龍灣農業開發區已經靠著前期遷入的近千移民,開墾并種植了面積兩千多畝的農作物,其中以農業部特別看重的甘蔗為主。
按照農業部的發展規劃,今后在亞龍灣開發區至少保持兩到三個公社的人員編制,并逐步將這片臨海平原建設成三亞附近最大的蔗糖產區。
通過參與越南內戰,大量從越南引進勞動力,在目前所進行的一系列工程建設、農業開發等項目中,穿越集團正逐步擺脫人力資源瓶頸,加快建設步伐。勝利港地區現在雖然還不敢說是鐵板一塊,但這里由于穿越集團的存在而營造出的特殊社會環境,已經開始隨著各種建設項目的進行逐漸突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