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對貧苦下層文人的資助,其實駐廣辦在此之前就已經在從事相關的工作,只是沒有公開化而已。以現在勝利港的人口規模而言,普通民眾的識字率還遠遠達不到執委會的期望值,而現有的師資力量要用來進行全民掃盲教育又顯得太單薄,解決這個矛盾的捷徑大概就只剩下從大明引進知識分子,通過普及基礎教育來逐步提高民眾識字率。
截止二月底,駐廣辦從大陸地區招攬的落魄文人已有三十余人,其中大部分已經送去勝利港接受有關部門的培訓,他們今后的去向將是穿越集團治下的各種初級教育機構,以及各個單位中一些需要有基礎文化水平才能勝任的崗位。這種招募在披上了“基金會”的外衣之后將會更加方便,招募的規模也會逐步加大。
執委會對于大明知識分子的招攬門坎設定得非常低,只要能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之類的初級讀物通讀,就算是合格了。至于四書五經、經史子集方面的知識內容則沒有硬性要求,學過當然就更好。如果是有秀才以上功名,又自愿遷往勝利港定居,那還將獲得一筆專門的安家費。
在展示過拍品之后,拍賣活動便開始了。這種拍賣會上最積極的并非廣州商圈中的頂級人物,反而是一些中等實力的商家購買欲望最強。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頂級的大商家幾乎都有自己的渠道向海漢人訂購貨物,不太需要在這種場合爭搶有限的幾套拍品。而且海漢人當初也很明明白白地告訴過他們,這些所謂的珍藏版、限量版、紀念版,統統都只是炒作商品的噱頭而已,限制其數量純粹就是為了提升市場價值。真要打算收藏的,往往都是單獨下訂單量身定做,像李繼峰家里,就有好幾套獨一無二的訂制玻璃文具。
反倒是那些中等實力的商家,因為拿不到海漢商品的第一手貨源,對于這種非正常渠道流出的海漢商品就非常看重了。二十套限量珍藏版最后拍出了一萬三千多兩銀子,在臺上主持拍賣的施耐德從頭到尾嘴都沒合攏過。這筆錢的零頭就已經把這些東西的成本連同今天這個大招待會的費用一并賺回來了,在廣州掙大明商人口袋里的錢真是太容易了。
之后又是各種花樣繁多的抽獎活動,基本上就是將后世公司開年會上的那一套手段全都照搬過來,不過大明商人們顯然很吃這一套,抽獎過程中大呼小叫玩得不亦樂乎。與會者當中大約有三成都抽中了不同等級的獎勵,而對于那些手氣不好連根毛都沒中到的人,駐廣辦也很體貼地準備了安慰獎新出品的海漢香皂兩塊。
吃好喝好玩好之后,一大幫票人心滿意足地提著戰利品離開了駐廣辦。當然也有一些人出了大門就悄悄繞道去了院子另一邊的“海漢發展銀行”,辦理了開戶手續說不準什么時候就要用到“金盾保安”的押運業務,先混個打折資格再說。
少數有心機的人注意到本地的一些大商家并沒有在宴席結束之后立刻離開,但局外人根本想象不到這些人此時所商談的生意究竟有多大的規模。說得夸張一點,現在留在駐廣辦里這幫人的身家加在一起,差不多能買下小半個廣州城了。
這群人對于整個廣州商圈乃至本地社會的影響力,都經過了駐廣辦的認真評估和篩選,淘汰了一些一直以來跟海漢這邊不是很對路,或是做事理念不太合拍的人,留下的至少都是政治態度比較中立,對海漢沒有表現過明顯敵意或排斥傾向。這樣在今后當他們得知了海漢的某些有損大明利益的手段時,不至于會反應太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