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慮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客觀需求之后,軍方決定成立一所專門的軍校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陶東來公布這個消息的時候,其實軍校的修建工作已經悄悄在勝利港東岸的軍營區內啟動。在這所軍校建成以后,招收對象將從現役的陸海兩軍當中挑選,而這些幸運兒都有機會成為未來共和國的將星。
除了為自身的軍事力量培訓指戰員之外,這所軍校的成立還有一個不便宣諸于口的功能,那就是為穿越集團所扶持的某些外部勢力培訓作戰人員。例如北越方面經過了錢天敦等人的勸說之后,這次就已經派來了以鄭廷為首的一些軍官,準備要在勝利港接受一段時間的特別培訓課程。而福建方面也有消息反饋過來,許心素集團近期會派人到勝利港來,學習火槍、火炮的作戰戰術及武器的維護維修等等。至于“福瑞豐”就更不用說了,從駐廣辦成立以來,李家民團就一直有人在接受駐廣辦軍代表的訓練。
這種性質的軍事援助雖然沒有直接賣槍賣炮的軍火貿易效果明顯見效快,但執委會和軍方卻對此非常重視。這些外面來的受訓人員從海漢軍方所能學到的東西,基本都是建立在熱兵器作戰的基礎之上,而在目前的整個遠東地區,制造熱兵器的技術還沒有第二家能與穿越集團相提并論,但凡接受了海漢這套作戰理論的外部勢力,就必定會在武器供應上產生極度依賴,很難再與穿越集團形成軍事對立。
當然了,某些歷史的教訓還是不得不吸收的,像某燈塔國那樣在幾十年間不斷地扶持一些外國武裝勢力,然后在數年之后又不斷地被這些搬起來的石頭砸到自己的腳上,這種花錢打臉的蠢事也是軍方要盡力避免的一個方面。軍方對此也有比較充分的預防措施,那就是最為擅長的政工宣傳。
這次軍警部的機構調整之中,除了引人注目的警務力量拆分,海陸單獨成軍之外,還參照后世共和國的國防部編制,成立了政治處、參謀處、后勤處、裝備處幾個功能細分的部門。其中的政治處主管的工作領域就是軍隊內部的政治工作和軍紀督查,同時也是軍方對內對外進行宣傳工作的窗口。對于前來接受培訓的外方人員,洗腦課程肯定是整個培訓之中的必備環節之一,就算不能把這些受訓人員的思想變成民團兵那樣以“效忠執委會”為最高使命,至少也能把他們刷到后世“東非解放軍”那樣的程度。
對海漢軍方來說,這些部隊能學到多少戰術,戰斗力能提高到什么地步,那都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要讓這些軍官的屁股從此就堅定不移地坐到了海漢這邊,不能再生出任何與海漢為敵的心思。穿越集團需要的是在必要時能配合自身武裝力量進行作戰的協從軍,而不是強大到足以能對自身造成威脅的競爭者。
參謀處是軍委的軍事指揮機構,今后擬定和組織各種軍事計劃,指揮協調軍隊的作戰行動,都將由參謀處負責實施。后勤處則是統一管理各支部隊的軍需供應、衛生勤務、駐地修建等等事務。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新成立的裝備處,這個部門的職能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全軍武器裝備的研發制造工作。軍工體系的機構設置弊端,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逐步顯現出來,各個參與單位的責權不明,造成了軍工單位的工作效率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執委會雖然早早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由于相關的單位太多,冒然進行機構調整的影響實在太大,因此這個事情一直處于籌備階段,直到穿越一周年,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七七八八做得差不多了,陶東來才在會上公布了相關的調整方案。
所有參與軍事裝備研發制造的生產單位,將與軍委的裝備處共同出資,成立一個經濟實體來作為軍工生產工作的主管單位。簡單的說,這就是一個17世紀版本的“蘿莉控nor公司”,負責安排軍備項目的研制、開發、生產,協調軍方與設計、生產單位三方的關系,同時還會接管對外的軍火貿易及一部分軍援計劃,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的經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