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個秀才,如果沒有其他出路,就只有一輩子靠著官府吃低保的命。富家子弟考個秀才功名,其實也只是好聽而已,并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很多有錢人家干脆就是拿錢買的秀才功名。對于比較講究實際的商人們來說,與其拼人品去考舉人等著混進公務員系統補缺,倒不如送到勝利港來跟著海漢人學一點實用技術,這可是實打實能賺出金山銀山的好東西啊
說明資料上按照定向和委培兩種不同的招生形式,分別列出了多個專業,并附上了簡單的說明。而富商們心中的問題,顯然要比手頭招生簡章上的內容多得多,因此在寧崎簡單地復述了一遍招生簡章之后,富商們立刻開始提出了各種問題。
“寧先生,若是送來的后輩已經通曉四書五經,是否可以跳過小學中學,直接進入這大學就讀”
“寧先生,這定向生一分錢不收,但委培生卻要一次交齊前六年的學費,也太有失公允了吧”
“寧先生,這委培生若是中途想轉為定向生,學費給退嗎”
“寧先生,若是小兒愚笨,學不完這課程又當如何是好多學幾年可需另行繳納學費”
面對著這種混亂局面,寧崎感覺自己恍惚間似乎又穿回到了二十一世紀,每年夏天到各地宣傳學校招生政策的時候,所面對的那些激動的家長可不就是眼前這樣的情形
當然了,事情的本質上還是有所不同的,穿越前面對的那些急切的家長基本都是為了子女的前途在打算,而現在這些家伙卻只是將子女后輩當作了長線投資的工具而已。他們表現得這么急不可待,純粹只是想弄明白怎么做才能確保他們今后能夠收獲到最大的利益而已。
想明白了這一點,寧崎不禁對眼前這些腦滿腸肥的家伙又多了一分厭惡,攥拳在桌上敲了敲道“安靜安靜請大家都安靜下來,別一起發問,這樣我一個都聽不清楚要提問的,坐好舉手示意,我一個一個地回答,每人每次限問一題”
寧崎這一發飆,果然會場秩序就好了很多。即便是某些人在心里不以為然,但想到自家子弟今后要在這位寧先生手下學習,也只能暫時先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