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在下這便讓人去多準備一些床板。”
“廚房這臟得算了,明天開始,我們的伙食不能由同一個廚房供應,另外廚子要身體健康沒病的,懂嗎”
“懂懂懂,這次在下特地從廣州請了幾個酒樓廚子回來,蕭中尉盡管放心。”李魄早先叫“軍爺”被蕭良訓了一頓,現在也已經跟著改口叫軍銜了。
兩人巡視完院落,挑了七八處需要整改的地方,李魄都一一應下了。好在都是些細小的改動,倒也不需要推墻打洞之類的大動作,執行起來也不算很麻煩。
“給你們消息的人,能不能讓我們見見”回到由堂屋改成的指揮中心,蕭良立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請兩位稍等,在下這便去叫人傳喚。”李魄并沒有回絕蕭良的要求,一口便答應下來。
過了一會兒,李魄領來一名相貌普通的年輕男子,這人在幾天前自行來到李家莊找到莊上的主事人,聲稱有流寇進攻的消息賣給李家莊。這人在拿到了二百兩銀子之后,便將自己掌握的一些消息說了。不過為了確認這些消息屬實,這人也被暫時軟禁在了莊里。
當然李家獲得消息的渠道并非只此一條,正是因為從其他秘密渠道獲得的消息與此人所說的內容相符,李家認為可信度極高,才向海漢提出了求援。
作為直接參與行動的軍方人員,蕭良對于李家的盤問技巧并不完全信任,因此堅持要親自審一審消息者。當然鑒于對方是為了錢財主動求合作的態度,上刑之類的手段就不需要了。蕭良主要的目的,還是盡量多掌握一些李家可能忽略掉的細節,并且驗證這些信息的可信度是否值得防御力量提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布置。
這次的聞訊一次持續到午夜,根據蕭良的判斷,基本能夠確定消息屬實,但關于流寇屆時將會如何攻打李家莊,由于當事人已經脫離了流寇隊伍,因此也無法進行預判,難以提前作出針對性的布置,只能靠防御部隊自行發揮了。
讓李魄把人帶走之后,蕭良跟陳一鑫開始商量戰略安排“匯總一下我們現在能夠確定的事情,第一,流寇將于農歷四月廿四,也就是本月二十七日之前發動對李家莊的攻勢,今天已經是二十二日,我們頂多還有五天的準備時間。第二,參與這次進攻的流寇兵力大概不會少于兩千人,至于上限就很難判斷,因為各支流寇勢力還在串聯當中,或許最后會來四五千也難說,我們要做好苦戰的準備。第三,我們可用的主要兵力是四連加上李家民團,還有河邊的探索號,總計大概四百人上下,而我們的援軍最快也得在二十八九日才能趕到番禺,在那之前我們就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