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鼓手立刻揮動木槌,擂響了戰鼓,而旗手也放下了黃旗,換上了一面顯眼的紅旗。作為先頭部隊的三百名土匪,攥著各式各樣的武器,開始朝著李家莊緩步行進。
廖大鼻作為這次攻打李家莊行動的牽頭人,出的兵力最多,拿出來的裝備也是最“強大”的一家,除了每個手下都會配發的刀槍類冷兵器之外,隊伍中也不乏各種土制火銃,甚至還有少量從軍中流出的鳥銃和三眼銃。可以說為了這次行動,廖大鼻基本上是把家當全都搬出來了。
這么做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能夠順利地拿下李家莊,更重要的是向同行們展示自己的實力,以便在戰后的分贓中能夠壓制住某些不太服氣的人。雖說動手前已經說好了廖大鼻要獨占一半收益,但這種口頭協議到時候能起到多大的約束作用卻很難說,廖大鼻絕對不會把希望寄托在這幫跟自己一樣見錢眼開的盟友身上,還是亮出實力才能更好地確保自己的利益。
東北方向的流寇勢力看到廖大鼻這邊已經開始發動了攻勢,也同樣擂鼓發兵,由北至南向李家莊發起了第一波進攻。而此時蕭良正在胸墻后探出半個腦袋,用望遠鏡觀察敵軍動向,同時測算敵軍的行軍速度。
“大概還有十分鐘左右會進入我們的步槍射程。完畢。”蕭良通過步話機與在另一邊指揮作戰的陳一鑫溝通戰場態勢。
“明白。我這邊的敵人行進速度與你那邊基本同步。完畢。”
“不要急著開火,放近點再打,注意合理隱藏實力,不要直接把人嚇跑了。完畢。”
“明白。完畢。”
蕭良放下步話機,然后將李家民團的幾個排長叫到身前叮囑道“你們沒有得到命令之前,一槍都不要放,我們要的作戰目標不是擊退他們,而是要把他們打痛,打怕,把這些流寇土匪盡可能地消滅掉,明白了嗎”
“是,長官”幾個排長立正挺胸應道。雖然接受海漢式軍事訓練的時間并不算太長,不過這幾個民團軍官已經隱隱開始模仿起海漢民團的作派了。海漢軍人的威武氣質,是這些剛剛放下鋤頭把拿起槍桿子的莊稼漢最為羨慕的特點之一,雖說服裝、軍備、待遇方面無法與海漢兵達到同等水平,但至少軍中的上下級禮儀還是可以模仿一下的。
對于李家民團的這些民兵來說,他們還沒有真正在正面戰場上進行作戰的經歷,即便是有海漢的援軍趕來,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情緒。蕭良的鎮定自若給了他們更多的信心,正朝著李家莊行進而來的敵人,似乎已經變成了應聲而倒的靶子,看起來也沒那么可怕了。
“陳中尉,這應該能應付得下來吧”探出頭看過對面的狀況之后,剛剛趕到第一線督戰的李繼峰還是有些忐忑地向陳一鑫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