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安城失陷得實在太快,以至于順化府得到消息之后也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他們不知道海漢人是會選擇得手之后離開,還是潛伏在外海某個地方,趁著自己不備的時候向順化府發起進攻以海漢人所擁有的火力來看,順化府的城墻還真未必能擋得住他們。于是一紙調令便到了爭江前線,要調部分軍隊南下回援順化府。
然而這次的軍事調動動靜太大,并沒能瞞過北越的探子,消息傳到鄭柏這邊之后,他果斷決定趁著這個機會對爭江防線發起進攻,給南越人一點苦頭吃吃。
目前第一批派到勝利港接受培訓的北越軍官已經悉數回歸,而這批人歸國之后立刻就成為了新軍的骨干,鄭廷也繼續擔任了新軍的指揮官。按照他們在海漢所學到的作戰方式,鄭廷便組織了一幫軍官開戰前參謀會議,商討作戰方案。而鄭柏作為本地的最高軍事長官,自然也出席了這次會議,他倒是很有興趣看一看,這些年輕后生們去了勝利港幾個月,到底學到了海漢人的幾分本事。
與過去的戰前準備會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新軍的指揮部里有了更加詳細的地圖,以及根據地圖所制作的沙盤模型這個囊括了爭江橫山地區在內的大型沙盤是在勝利港制作之后,裝船運回來進行拼裝的。材料主要是粘土加青苔,其尺寸比例完全來自于海漢大數據庫中的衛星地圖,仿真度極高,上面甚至根據北越方面的資料制作了南越守軍每一處的關卡、軍營、倉庫等等,體現細節是鄭柏以前做夢都沒想過的。
當然這個沙盤也并不是無償的,為此北越朝廷需要向海漢方額外一千名身家清白、身體健康的移民,可謂價值不菲。不過鄭柏在親眼看過這個沙盤之后,認為這個花銷簡直千值萬值,有了這么詳細的沙盤,在制定作戰計劃時至少就能免去數以千計的士兵無辜付出性命。
爭江之所以能夠成為天塹,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傳統的渡江作戰缺乏遠程武器對渡江部隊的保護,而在船上的渡江部隊也難以對岸上的防御部隊形成有效打擊,這樣一來,很容易就會被防御一方半渡而擊,因此雙方以前都長期駐守在爭江南北兩岸形成僵持。去年南越軍從爭江上游偷偷渡河偷襲成功,險些造成北越的大潰敗,從那以后雙方在上游都布置了大量的崗哨,想要再靠著偷襲戰術來爭奪渡江點就很難了。
不過受訓軍官去勝利港留學了幾個月可不是白去的,他們在勝利港期間學習的課程都有很大的針對性,幾乎都是軍委按照南越為假想敵為他們設計的培訓方案。至于渡江作戰這種課題,自然也是在傳授之列當然他們所能學到的,基本就只是對付南越軍這種戰斗力的“原始”部隊而已,如果日后想用同樣的招數來對付武裝到牙齒的海漢民團,那就真是自尋死路了。
“以教官所傳授的作戰方式來看,最適合爭江的,就莫過于炮火掩護,強行渡江了。”鄭廷指著沙盤模型侃侃而談道“這兩天我已經沿著江岸巡視過,爭江在入海口這一段有多處分岔,河道并不算太寬,最寬處才百余丈,窄處不過四十丈左右,流速也不急,完全具備渡江的條件。”
“可你不要忘了,我們目前并沒有很多船可用。”鄭柏沉聲提醒道“若是不能在短時間內運載大量士兵過河,那先登陸的士兵極有可能因為兵力劣勢而被對手吃掉。至于你說的炮火掩護,那只能是登陸之前用用,等你登陸之后,敵軍一涌上來,雙方混戰一起,如何還能使用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