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湯姆率領海漢民團軍攻破會安城當天,北邊的永安港基地也收到了他們所發出的電文通告。由于這次的行動也包括了北越軍在爭江橫山防線上的策應,因此這個消息并沒有對北越方面隱瞞,很快前線領軍大將鄭柏也就知道了這件事。
北越軍陳兵在爭江一線,本來是為了吸引南越的注意力,以便讓民團軍在南邊騰出手來收拾會安城。但領軍的鄭柏并沒有完全將這次的策應當作表演來進行的意思,在他看來,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如果有合適的機會,那么也可以直接就率軍攻打天險,趁勢南伐。
但受限于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會安失陷的消息從600里之外的事發地傳到爭江前線的南越軍營,事情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天。而這個消息在南越軍營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因為所有的南越人都很清楚,會安的失陷對南越政權來說意味著什么這可不僅僅只是經濟上所遭受的損失而已。
由于中南半島的多山地形,南越的城鎮幾乎都集中于沿海地區,即便是首府順化,距離海岸線也不過二十里而已。海漢軍既然有能力在一天之內就打下會安城這樣的“重鎮”,那么整個南越的城市可以說幾乎都毫無遮掩地暴露在了海漢人的炮口之下。上半年被襲擊的洞海,以及這次遭到襲擊的會安,都是被跨海而來的海漢軍所攻克,而整個南越地區的千里海岸線上,就根本沒有一支能與之一戰的水面部隊。
會安城失陷得實在太快,以至于順化府得到消息之后也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他們不知道海漢人是會選擇得手之后離開,還是潛伏在外海某個地方,趁著自己不備的時候向順化府發起進攻以海漢人所擁有的火力來看,順化府的城墻還真未必能擋得住他們。于是一紙調令便到了爭江前線,要調部分軍隊南下回援順化府。
然而這次的軍事調動動靜太大,并沒能瞞過北越的探子,消息傳到鄭柏這邊之后,他果斷決定趁著這個機會對爭江防線發起進攻,給南越人一點苦頭吃吃。
目前第一批派到勝利港接受培訓的北越軍官已經悉數回歸,而這批人歸國之后立刻就成為了新軍的骨干,鄭廷也繼續擔任了新軍的指揮官。按照他們在海漢所學到的作戰方式,鄭廷便組織了一幫軍官開戰前參謀會議,商討作戰方案。而鄭柏作為本地的最高軍事長官,自然也出席了這次會議,他倒是很有興趣看一看,這些年輕后生們去了勝利港幾個月,到底學到了海漢人的幾分本事。
與過去的戰前準備會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新軍的指揮部里有了更加詳細的地圖,以及根據地圖所制作的沙盤模型這個囊括了爭江橫山地區在內的大型沙盤是在勝利港制作之后,裝船運回來進行拼裝的。材料主要是粘土加青苔,其尺寸比例完全來自于海漢大數據庫中的衛星地圖,仿真度極高,上面甚至根據北越方面的資料制作了南越守軍每一處的關卡、軍營、倉庫等等,體現細節是鄭柏以前做夢都沒想過的。
當然這個沙盤也并不是無償的,為此北越朝廷需要向海漢方額外一千名身家清白、身體健康的移民,可謂價值不菲。不過鄭柏在親眼看過這個沙盤之后,認為這個花銷簡直千值萬值,有了這么詳細的沙盤,在制定作戰計劃時至少就能免去數以千計的士兵無辜付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