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為別的目的,就為自家落難時能夠有一個靠得住的后援,交好海漢也是相當實用的一件事。而要獲得海漢執委會的充分信任,除了經濟貿易上的往來合作之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莫過于在本地置產安家,以表明自己樂于長期合作的意愿。這樣做的可并非詹貴一人,各家各戶都有選派家族中的青少年到勝利港入學,一方面是指望今后能學到海漢人所掌握的那些神奇的生產技術,另一方也是有質押子侄的意味在里面。
羅升東看著正處于工程收尾階段的別墅,不無羨慕道“詹老板,你即是購房者,又是那個那個”
羅升東一時想不起來,倒是魏平在旁邊提示道“開發商。”
“對對對,開發商那你買這房子,應該會有很大的折扣吧”羅升東接著問道。
詹貴應道“房價方面沒什么折扣,不過像玻璃落地窗之類的選裝配件,只要是瓊聯發的股東就可以享受折扣,倒是要比自行定做的價格低了不少。”
魏平不以為然道“選裝的部分也加不了幾個錢吧”
“那也不盡然。”詹貴搖搖頭,扳著手指解釋道“在下把五扇落地窗從木雕換成玻璃,就作價八百元;原配的白瓷馬桶全換了新出的青花瓷型號,加了五百元;地板從水磨石換成大理石,加了四百元;屋里的家具從普通的松木、杉木,換了從安南運回來的紫檀和黃花梨”
詹貴一番細數下來,羅升東和魏平都是聽得臉上變色。他們自認這一年下來也積攢了一些家產,但跟人家一比,這差距仍然太大。光是買了別墅之后再加錢選購的配套設施,價值就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所購買的花園洋房了。虧得羅升東還想過咬牙買別墅,現在看來要承擔后續的費用,真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詹貴講完自己的改造方案之后,意猶未盡地說道“這些東西當然也不是一定要換,但這八千的房子都買了,自然想著要盡善盡美,這東一筆,西一筆的,不知不覺就花出去了。”
歸根結底這還是面子問題,這個“三亞花園”里住的全是富商權貴,可以說都是不差錢的主,免不了會有互相攀比的行為。別家有的,自家也一定要有,而自家想要有獨一份的,那當然就只能花錢訂制更好的配套設施。
待詹貴心滿意足地進房督促工人安裝玻璃落地窗去了,羅升東才嘆道“當初施總說修房子出售能賺大錢的時候,在下還不怎么相信,如今親眼看到,才知施總所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