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初執委會與“福瑞豐”所達成的聯營協議中包含有區域排他的條款,因此新入行者的經營場所就只能開到三亞新城區那邊去了,而勝利港這邊除了一些散戶之外,正規經營的風月場所仍然只有“瑞豐樓”一家。只是“指定消費場所”這一個賣點,就足以讓“瑞豐樓”成為本地首屈一指的高級場所,每天都保持賓客盈門的狀態了。而外來客商要宴請穿越眾,也都基本將這里當作了首選地點,以顯示自己的知情識趣。
雖然無法享受到后院的服務,但恩里克在“瑞豐樓”吃過一次飯之后,也喜歡上了這里的味道和環境,甚至在沒有社交活動安排的時候,他也會自行來到這里進餐。
或許是恩里克的外形實在太打眼太好認,這里的小二也已經記得了他的名字,在門口一見便熱情地招呼起來“恩老板里面請”
一樓是普通大眾吃飯的地方,多數是來勝利港辦事的外地客商,偶爾也有一些本地的歸化民。二樓的檔次要稍高一點,每桌之間都有屏風隔開空間,在這層消費的一般是有錢老板或者歸化民干部。三樓則全是包房,消費偏高,只接待社會上層人士。恩里克到二樓選了一張臨街的空桌,小二倒上熱茶之后便主動向他推薦道“今天有新菜式,恩老板要不要試試有剛從港口送來的大蝦,全都是活蹦亂跳的”
“那就先來個白灼蝦吧”恩里克駕輕就熟地開始點菜“再來個白切雞、油豆腐鑲肉、煎釀茄子再來個老火靚湯,一壺梅子酒,行了”
“這才是生活”想到澳門餐館里的臭魚爛蝦,恩里克深深地覺得自己能拿到出使勝利港的差事真是極為幸運,是不是應該琢磨琢磨把本地商站負責人的差事給攬下來,這樣以后就可以常駐三亞,而不用再回到澳門那個臟亂差的環境中生活了。
很快點的幾道菜便送了上來,恩里克摸了兩角錢的流通券出來,打發仆人去外面自行覓食,然后開始悠哉游哉地剝起了蝦。
不過沒過一會兒,恩里克的心思便已經沒有放在眼前的美食上了,因為他聽到屏風另一邊所傳來的談話當中,有某些讓他非常感興趣的內容。
便聽一個男子問道“老黃,你們車間好像最近都沒有休息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