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在入伙之前讀過幾天私塾,會讀書識字,在海盜團伙當中也算是有文化的人,因此在劉香身邊一直都是充當幕僚角色,為劉香出謀劃策。一年前海漢貨物剛開始出現在廣東市面上的時候,他便已經注意到了,并且建議劉香通過地下渠道購買這類貨物販往福建。但由于當時的海漢貨的出貨量極少,又是獨家代理,行情十分緊俏,劉香并沒有能從這種走私生意中撈取到太多的好處。而海漢軍火通過某些渠道被販賣到福建這件事,劉香并非沒有發現,而是出于自身的考慮,不愿把這些事情放到臺面上來說。
“十八芝”是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海盜團伙,但這個海盜團伙也并不是鄭芝龍一個人說了算,而是有楊天生、施大瑄、鐘斌、李國柱、劉香、李魁奇等十幾名頭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屬下和地盤。攻打福建境內的明軍,這件事在“十八芝”內部就并非意見一致,比如主要地盤都在廣東沿海的劉香,對于鄭芝龍一心想要打敗福建水師的執念就有些不太感冒。
鄭芝龍如果打下了中左所,攻破了漳州、泉州,那也是他得了好處的大頭,對于劉香并沒有太大的實際利益可言。而海漢人出產的武器流向許心素一方,反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磨鄭芝龍的實力,本來就有些看不慣鄭芝龍的劉香對此就一直是睜只眼閉只眼的態度。當然他也曾有過購買海漢武器的念頭,但奈何人家根本就不賣第二家,出再高的價錢也沒用。直到今年上半年“瓊聯發”成立之后,海漢人開始放開了武器出口的限制,公司股東也有了購買武器裝備自家民團的權力,劉香才想方設法用高價買到了一批海漢火繩槍。
鄭芝龍能當上“十八芝”的首領,自然也不是什么蠢人,劉香能發現的事情,他同樣也會發現。自打知道許心素麾下部隊的武器是來自海漢人之后,他就已經向劉香下達過命令,讓他在廣東海域盡可能截擊販運武器的商船。但這種命令并沒有什么效果,因為“福瑞豐”也早就防著了這一天,將武器運輸方式由海運改為了陸運為主。
而此時海漢民團因為李家莊一役,其戰斗力強橫的名聲已經傳播開來。加上民團不聲不響地就端掉了擔桿島上那伙給劉香供貨的海盜,充分展示了肌肉,劉香不愿冒著風險去招惹這幫武裝到牙齒的家伙,因此并沒有爆發當時讓執委會擔心的武裝沖突。
由于“十八芝”在福建沿海的戰事不利,死傷頗多,鄭芝龍不得不下令讓各家頭領都必須出人出力參與進來,于是被抽走部分人手船只的劉香不得不放棄了原來的一部分勢力范圍,將控制區縮小到廣東北部沿海地區。而這個時候他的心態就開始發生了變化之前福建戰場上打生打死,那都是鄭芝龍的人,可現在自己的兄弟也踏入了那個戰場,那就不能再放任海漢軍火流入福建了。
劉香與身邊的智囊團經過商量之后,認為還是不要冒然撕破臉比較好,畢竟海漢人也并非什么軟柿子,打起來容易,收場就難了。于是劉香便委托了劉信作為使者,前往廣州與海漢人進行直接接觸。劉香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讓海漢一方立刻終止向福建販賣軍火。
劉信雖然在此之前就搜集了不少關于海漢的情報,幾乎也算是半個海漢通了,但有些事情不親身經歷一次是無法體會到的,比如海漢人兜圈子打太極的功夫,就讓劉信難以適應。劉信在駐廣辦談了幾次,雙方都說得口干舌燥,然而到最后卻什么實質性的結論都沒有得出。特別是那個姓馬的海漢頭目,每次談判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其中還夾雜著大量劉信根本不明其意的詞匯,往往讓他辯無可辯,無從下手。
當然劉信也不是沒有打過“給海漢人一點顏色瞧瞧”之類的主意,但當他第一次登門就看到駐廣辦里駐扎著不少荷槍實彈的民兵之后,就放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他主子手里雖然也有一支火槍兵,但那可是被當作寶貝一樣藏著,根本不會拉出來在外面展示,更別說跟名氣極大的海漢民團剛正面了。
當然鄭芝龍改換門庭的歷史可并未就此結束,在花費了數年打敗荷蘭人,并整合了內部勢力之后,鄭芝龍徹底控制住了臺灣海峽,并在臺灣島上建立起了屬于鄭家的殖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