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那萬山港里常年都存儲著大量的稻米、精鹽和海漢人周轉生意所需的現銀,就算不要那地方,打下來也是有利可圖的。”劉信連忙補充道。
“當然要,為什么不要海漢人要是想把島拿回去,那就先交十萬兩銀子當贖買費用好了”劉香的思緒顯然是已經飄到了戰后,開始考慮該如何處理戰利品了。在有意無意之間,他們似乎都遺忘了海漢人可能會出現的武力反抗。
從南澳島出發,到萬山港的直線距離超過兩百海里,而劉香這支船隊的規模龐大,為了避免船只掉隊,只能用緩慢的速度沿著近海航道向西進發,一天的行程不過三十海里左右,路上就得足足花個七八天的時間才能抵達預定作戰海域。
而海漢這邊顯然就有利多了,守住家門口以逸待勞,只要等著對方出現就行了。不過時間進入十二月的時候,很多人都已經等到有點不耐煩了,懷疑駐廣辦在廣州施行的清剿行動是否真的已經傳到了劉香那邊,而這個曾經很克制隱忍的海盜頭子,又是否真的會為了雙方的談判破裂而選擇主動大舉出兵攻打萬山港。這些不確定性讓萬山港這邊的備戰節奏也有些小小的混亂,王湯姆都有點擔心長期讓這些民兵保持精神緊繃,會不會導致以后神經脆弱。
好在劉香的行動雖然姍姍來遲,但總算還是來了。十二月十三日,在萬山港以東二十海里的擔桿列島巡邏的民團戰船發現了自西邊而來的大型船隊。
這艘船一邊調頭,一邊施放了特制的信號彈煙花。盡管時間是上午,但萬山島上大萬頂觀察哨的執勤人員依然看到了這束在空中炸開的紅色煙花。僅僅幾分鐘之后,萬山港便響起了凄厲的警報聲這聲音是來自于作戰中心房頂上的手搖警報器。
在此之前的十幾天備戰時間內,民兵們幾乎每天都在接受同樣的訓練內容,因此聽到警報聲響起之后,軍營內也并沒有亂作一團,而是很快就按照預演的方案開始集合整隊,進入戰斗位置。
由于萬山港地方很小,海軍的水手和戰兵們來到碼頭登船也只需要小跑兩分鐘的距離,因此很快就有整隊的作戰人員在碼頭上開始登船。而陸軍則是分頭進駐到碼頭南北兩邊的岸防工事當中,同時碼頭上也有民工在干部的指揮之下,將裝著粗鹽和稻米的麻袋壘成一道道的胸墻掩體,把輕型陸軍炮推入到預定的炮位,迅速構筑起碼頭正面的岸防工事。
而此時停靠在港口內的商船,則是得到了連人帶船暫時封停的通知,船上人員全部集合登岸,在港口管委會劃定的“安全區”內等候下一步的安排。這些商人在進港時就已經得到了通知,在港期間一旦有特殊情況發生,必須無條件服從港區管委會的安排,所有抗拒不從的行為都將被視作敵對態度處理。能在這里進港交易的,基本都是海漢的老客戶,對于這樣的安排倒是沒有太多的異議。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并不知道海漢人所說的特殊情況真正含義所在,如果知道是劉香率海盜團伙來開戰,那恐怕他們寧愿不做這次的生意也已經逃得遠遠的了。
由于戰備訓練做得比較充分,而且士兵們最近這些天也一直處于臨戰狀態,因此警報發出之后,僅僅半個小時的時間,各艘戰船的作戰人員便都完成了登船,解纜升帆陸續駛離碼頭。當兩艘500噸級的“探險號”戰船緩緩地駛出港口的時候,岸邊的民眾甚至暫時停下了手里的活計,按照典型的海漢方式給予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在這些普通民眾看來,海漢民團就是戰無不勝的象征,無論來犯的對手是誰,很顯然接下來就會倒大霉了,而他們注定的失敗將給海漢民團的光榮戰史添加上新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