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海漢這邊的每次出兵助戰,基本都是單獨講好條件再出兵,每次雙方都得進行談判討價還價,效率低下不說,北越也因此背上了極為沉重的經濟負擔,以至于上半年有一段時間,北越甚至拒絕了海漢共同出兵的邀請,原因就是他們已經付不起海漢所要求的軍費。、
鑒于之前的這些狀況,升龍府希望能夠達成一個期限更長,合作范圍更大的協議,一次性談妥海漢協助北越完成統一大業的條件。盡管海漢人可能會為此而開出一個天價,但升龍府認為這總比每隔兩三個月就被放一次血要來得痛快一些。
在聽完鄭柞代表北越朝廷所提出的建議之后,執委們也都十分驚訝。安南內戰一直被執委會視為建立仆從國體系的試驗基地,自從與北越建交以來,海漢一直在通過經貿、文化、軍事的輸出來逐步加強在安南國內的影響力,同時也從安南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和人口,照著現在的進度進行下去,七年之后,安南成為海漢的附庸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對于幫助北越統一國內,執委會也早就為他們準備好了一系列的交換條件,但大家都從未設想過將這些條件一次性全拿出來,與北越朝廷進行交易。
執委會之所以在過去以單次的軍事行動或者作戰目標來開價,是因為這樣做便于預判戰爭走勢,計算軍費開支。但如果要將目標定為消滅南越政權來計算軍費,這個就比較復雜了。即便是海漢民團傾盡全力,也很難保證在一個月兩個月之內就完全消滅掉南越的抵抗勢力。如果沒辦法規劃出大致的交戰期,就很難計算出合理的軍費預算,也談不上開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了。
“要不就干脆給他們來個獅子大開口,反正他們也沒別的出路,只能認我們這本賬”將鄭柞送去迎賓館之后,越之云便急不可待地提出了建議。
“要錢要人要地要權”顏楚杰目無表情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北越朝廷求上門了,我也跟小越的意見一致,抓住這機會好好敲一筆。不然等安南統一之后,我們要再拿捏升龍府就沒這么容易了。”
“棒子是肯定要敲下去的,但敲哪個部位,力度該怎么掌握,這還是值得考究一下的。”陶東來旁敲側擊地提醒道“老顏說的這幾個切入點很不錯,我也補充一下,我們向北越提出的條件,除了經濟收益和移民之外,也必須考慮到如何加強我們在中南半島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其他幾個方面的事情我不太懂,我就說說軍事方面的。中南半島是我們今后通向南海的重要戰略節點,所以南越地區的幾個主要港區,必須都要置于我們的控制之下。不管是割地也好,租界也好,或者治理權也好,總之是要把這些地方拿過來才行。”顏楚杰接著說道“另外北越派來勝利港受訓的第二批軍官進修學員,上個月也已經畢業回國了,下一批估計很快就到,我建議執委會應該考慮如何在那邊逐步扶持起親海漢的勢力,以進一步增加我們在當地的實際影響力。”
不過這一百多名俘虜大概只有一部分人能活著去到三亞,因為他們當中差不多有一半人都在這場戰斗中受了不同程度的傷,而萬山島上的醫藥物資全都是靠島外補給,肯定不可能過多浪費在這些海盜身上,頂多也就是幫他們止個血而已。至于能不能挺過去,那就要憑借個人的身體素質硬抗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戰斗中海漢方面的傷亡倒是控制在了個位數的水平上,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壓倒性的優勢。戰前最讓軍方高層們擔心的海上交戰,反倒是并沒有出現戰死的人員,戰船也基本沒有受到大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