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東來故作愕然道“有爭議嗎那這個事可就不好辦了要不今天先談到這里,小王爺回去好好休息,容我們這邊再開會研究研究。”
鄭柞一聽這“研究研究”便覺得頭大,這海漢人其他什么都好,就是做事拖沓,屁大點事都得一堆人開會研究。雖然陶東來看似海漢人的首腦,但卻沒有掌握決斷之權,也不知道這幫海漢人是怎么執政的。如果是別的時候,或許鄭柞就順手推舟應下來了,但眼下每耽擱一天,北越所承受的壓力就要大一分,深知己方窘迫的鄭柞根本就沒有多等兩天的耐心,趕緊應道“其實不必開會,所謂爭議,也是占城國一家之言,當不得真的。這金蘭、頭頓兩地,自然是我大黎朝的領土。”
海漢早就跟南邊的占城國搭上了鉤,甚至已經賣了不少的武器給他們,讓占城軍隊能夠從南邊再給岌岌可危的順化府政權添上一把火。關于金蘭和頭頓的歸屬權爭議,海漢這邊自然是早就知情。但正因為存在著爭議,執委會才有意將其作為了交換條件之一向鄭柞提出來。
如果戰事順利,安南統一有很大幾率在明年就能實現,而執委會并不想看到安南就此安頓下來制造地區緊張局勢,一直都是大國向小國施加影響力的手段之一。雖然海漢現在并不是大國,甚至連正式的政權都還沒有建立,但執委會的思維模式已經是站在居高臨下的角度來看待中南半島的局勢。
沒了南越這個對手之后,執委會決定要給升龍府扶持一個新的對手,以便讓其繼續保持對海漢的軍事依賴性。而與安南有著領土糾紛的占城國無疑就是一個理想的選擇。盡管海漢現在與占城也有貿易往來,但這并不會妨礙執委會坑它一把的念頭,誰讓它地勢這么好,偏偏就緊挨著安南國呢
至于說現階段海漢與占城國之間的軍火貿易到時候會不會因為安南這個盟友而造成尷尬局面,執委會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后世拿著同一國出產的武器互干的國家多了去了,也沒見這些國家跟武器出口國翻臉過。何況執委會為了實施這個計劃,甚至都已經找到了下家代理商,是的沒錯,就是為了賺錢可以徹底放棄節操和立場的葡萄牙人。
等安南跟占城發生軍事沖突之后,海漢這邊大概會出于對盟友的照顧,暫停對占城的軍售。然后由葡萄牙人接過接力棒,來代替海漢完成剩下的部分。只要貨物從左手轉到右手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這對于擅長海上貿易的葡萄牙人來說,簡直就是最簡單不過的賺錢買賣,他們將會很樂意從海漢手里接下這個任務。
至于說日后會不會有安南強大之后將占城滅國的一天,執委會也并不擔心,就算有那一天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占城的西邊還有暹羅國,暹羅的西邊還有東吁王國緬甸,不怕找不到新的角色。
對于隔海相望的安南國,執委會從一開始就沒抱有對其進行直接統治的打算,而是希望通過施加軍事、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力,來實現對安南政權的間接控制,最終將其定位為海漢政權的仆從國。現階段對北越朝廷的各類軍事援助,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實現這個遠景目標。
安南國內的情況是權臣當政,南北都是如此,只不過北邊是武將當家,南邊是文臣做主,而皇位上的黎氏帝王都只是傀儡而已。海漢選擇了扶持北越,自然也就將北越的軍隊系統作為了重點對象,通過不斷地為北越培養新軍和高級軍官,來逐步增加海漢在北越軍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