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攻擊命令的下達,數十張準備好的木排被工兵部隊投入護城河中,將剛才被城墻垮塌砸斷的簡易浮橋又很快重新連接起來,順帶還將橋面加寬了不少。有懂水性的人接連跳下去十幾人幫助穩住木排,好在這內河的流速極為緩慢,靠著人力倒也能維持住。另有工兵沖上橋面,用雙頭釘迅速將一張張木排連接固定到一起。
黑土港特戰營的士兵們沒等浮橋架設完成便已經踏上了橋面,十幾名被專門挑選出來的壯漢舉著高度超過兩米,寬度達一米三的超大盾牌在前方開路,這種厚度超過一寸的木制盾牌的表面還包著一層鐵皮,整體重達六十多斤,其強度足以在近距離上抵御箭矢的射擊,南越軍所使用的火繩槍在五十步的距離上就無法射穿這面盾牌了。這種盾牌豎起來就是一堵無法逾越的高墻,將后面的人遮得嚴嚴實實,橫過來還可以當胸墻掩護步兵的列陣射擊,正面防護能力非常強悍。
在這種需要發起決死沖鋒的場合,高橋南一向都是不顧性命地沖在最前面,不過這次在錢天敦的嚴令之下,他也只能縮在了大盾后方與其他士兵協同作戰。錢天敦在戰前就向屬下的軍官們把作戰目的交待得很清楚,這次破城戰是難得能夠演練攻城戰術的機會,所有參戰人員都必須嚴格執行制定好的戰術安排,不得以殺敵為名擅自行動。錢天敦還特別點名了喜歡冒進的高橋南,讓他“老實一點”執行任務,率領自己的連隊控制好所負責的目標區域。
先遣隊在大盾掩護之下迅速沖過了浮橋,踏上了城墻廢墟。盡管先前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將這一段城墻上的守軍一掃而空,但城墻倒塌之后還是很快有其他部隊補了過來,箭矢、鉛彈,甚至還夾著投槍,如雨點一般砸向剛剛沖到城墻豁口的先遣隊。雖然大盾的遮蔽效果已經相當不錯,但仍有數名民兵悶哼一聲受傷倒地不起。
“列隊”
遭到阻擊的先遣隊并沒有慌亂,高橋南立刻指揮剩下的人在盾墻后迅速排出了四排橫隊。
“放盾”
高橋南一聲令下,前排扛盾的壯漢立刻將盾由豎變橫倒放下來,露出了后面已經舉槍的排槍隊。早已將排槍陣操練得爐火純青的先遣隊立刻便朝著前方開槍、后退,后一排的人補位、開槍,如此輪轉,不過十多秒鐘,四排民兵便完成了一輪速射。槍聲一停,前排的大盾又立刻豎立起來,讓民兵們能夠有填充子彈的間歇。
這種戰術非常簡單,主要考驗的也就是先遣隊這些人是否能夠將日常的訓練水平在戰場上發揮出來。如果是新兵蛋子,在面對這種場面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心慌意亂,跟不上排槍陣形所需要的節奏,進而可能引起陣形的混亂。但錢天敦挑選的這批人已經算是黑土港的老兵,參加過去年在北越地區進行的所有軍事行動,戰斗經驗在民團部隊中也算是相當豐富了,應對這樣的戰斗場面倒是得心應手。
在接連進行了三輪射擊之后,匆匆趕來豁口增援的幾百名南越守軍被密集的排槍打翻了上百人,剩下的幸運兒都趕緊撤出了這支隊伍的射程范圍。相比海漢民團所使用的遠程武器,現在這幫守軍真心覺得自己手里拿的就是燒火棍,想用來給對手撓癢都還遞不到位。
占領了這處城墻豁口之后,先遣隊并沒有冒然前進,而是從坍塌處登上兩側的城墻,設立防線對抗正從城墻上趕來的守軍。而后續的民團部隊則是迅速進入豁口,就地取材用塌陷下來的城墻修筑防御陣地。
不得不說先前爆破城墻在城內所造成的混亂給民團的攻城戰帶來了不小的便利,城內的防御部隊其實也注意到了這個主攻方向,原本在交戰區附近布置了幾支守軍,但這些部隊幾乎全在城墻坍塌后陷入到失控狀態。不但士兵們亂得像沒頭蒼蠅一樣,就連許多軍官也失去了自控力,沒有能在第一時間組織隊伍補防失陷的城墻,給海漢民團留下了穩固突破口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