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著灰色軍裝的民團士兵出現在距離皇城僅僅兩個街口的皇城守備司時,駐扎在這附近的南越御林軍立刻便炸了窩海漢民團竟然在沒有任何警示的狀況下便攻到這里,難道整個北半城的守軍全都死光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守軍的將領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他沒有立刻起兵攻擊海漢民團的小股先頭部隊,而是選擇了一邊集結部隊一邊進行觀望,結果就此錯失了戰機,以至于海漢民團有充足的時間將拖在隊伍后面的火炮運到了一線進行部署。當五門火炮在街上排開對準了守備司大門的時候,這場戰斗的結果就已經注定了。
五門火炮次第發出轟鳴,炮彈從空蕩蕩的街面上飛過,將守備司的大門連同門外密密麻麻的街壘一同砸了個粉碎。一部分試圖在炮擊間隙發起反擊的南越士兵,也被密集的火槍鉛彈給攔在了百米開外,根本無法靠近海漢民團的陣營。
在火炮進行了四輪轟擊之后,守備司大門連同兩邊的墻壁都已經化作了一片廢墟,大門后的院子里也有數十人傷亡。錢天敦一聲令下,士兵們舉著步槍排好陣形,以穩定的步速向守備司發動了進攻。在絕對火力優勢的壓制下,任何想要憑借個人武勇施展近身格斗的企圖都是徒勞的,對于少數悍不畏死的反抗者,士兵們也不會吝嗇自己的子彈。
盡管部分守軍跟隨指揮官從守備司后門撤離了戰場,但這里的失陷仍然讓御林軍的指揮體系立刻陷入了癱瘓狀態。數千部署在皇城外圍的守軍在失去指揮的狀況下,只能組織起小規模的零星反擊,而這對于戰場指揮見長的海漢民團來說簡直就是天賜良機。到中午時分的時候,皇城城墻已經進入到先頭部隊的火槍射程當中,而此時守備皇城的御林軍大部分在失去指揮的狀況下已經放棄了城外的駐地,選擇縮回皇城內防守。
御林軍的動作直接就導致了城內其他地區守軍的混亂,由于身份所限他們無法退入皇城,又不清楚到底戰況如何,城中立刻謠言四起。有傳聞甚至說海漢民團已經包圍了皇城,正在加緊攻打,眼快就快破城了。而失去指揮的御林軍又沒有及時地派出信使通知城中各處的守軍回防,這就導致了戰機一再被貽誤,讓海漢民團能夠從容地在皇城外拆去阻擋火炮射界的民房,建立攻城陣地。
皇城外密密麻麻的房屋給海漢民團接下來的攻勢造成了極大的阻礙,軍官們不得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先組織士兵和民夫進行強拆,而這一行動卻并不在原本的作戰計劃當中。
“把左邊這個院子的圍墻全扒掉要快”受命清理場地的于鐵柱大聲向手下的士兵和民夫們下達命令。他所接到的命令是在天黑之前要將眼前這條街左邊所有阻擋射擊的房屋和圍墻都扒掉,而這顯然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務。
七八名士兵合力抱著一根長長的木柱頭,一下一下地撞向圍墻。這是剛才從另一處民房拆出來的房梁,現在被他們用來充當強拆工具。幾組人抬著木頭不斷撞擊之下,很快這片磚墻便朝著院內倒塌下去。院內傳來一陣驚呼聲,有數名男子拿著刀槍試圖進行反抗,但立刻就被補位上來的火槍隊打成篩子。在這種時候也不會有人關心這些人到底是良民還是守軍,只要有試圖攻擊民團的舉動,都夠得上開槍還擊的標準。
強拆行動大大地減緩了民團的進攻速度,以至于錢天敦不得不停下后續的作戰計劃,等待民夫們在陣地前方清理出足夠大的空地。不過好在南越守軍的火炮大多布置在了外圍的城墻上,皇城的城墻反而沒有什么遠程武器,一些敢于將頭身露出垛口用弓箭射殺城外民夫的守軍,也被蹲守在附近各處屋頂上的狙擊手們一一點名。
順化皇城模仿了明朝的皇城設計,也是中軸式的一殿一廣場格局,內有勤政殿、乾成殿、坤泰宮、光明殿、宮廣殿、太和殿等宮殿建筑,皇城四周有午門、和平門、顯仁門、彰德門四個城門,基本便是一個微縮版的紫禁城模樣。此時海漢民團所設立的陣地,便是正對著東北方向的和平門。
前線指揮部希望能夠盡快在和平門外清理出一塊地區,然后架設火炮強攻皇城,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擊破南越守軍的最后一道防線。不過由于這里民房遠比想象的更多更密集,這個作戰計劃也不得不往后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