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漢一方所的數字,北越朝廷必須要為海漢民團的這次作戰一百八十余萬兩銀的費用補償。在鄭柏的強烈要求之下,海漢一方稍稍進行了讓步,從中扣除了南方四港第一年的租金,并表示對北越釋放數千南越降兵的行為作出一定的經濟補償,將總體費用降低了大約一成。
然而就算是這樣,一百八十萬跟一百六十萬相比,對已經窮得叮當響的北越朝廷來說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區別。當初鄭柏本來是打算著用順化城中查抄的財物來沖抵海漢民團所需的軍費,但實際的情況與設想的出入實在太大,僅僅只是晚入城了一天,城中的財產就被海漢人給刮走了大部分。鄭柏動用了上萬人在城里搜刮了整整五天,所得到錢財也不過才三十多萬兩銀子而已。
鄭柏在戰前預估的數字是不低于兩百萬兩,實際數字的落差簡直大到讓他無法接受。這么點錢別說償付海漢人軍費了,就算是向朝廷交差都還遠遠不夠升龍府那邊,清都王鄭梉可是眼巴巴地盼著順化城中的繳獲在償付海漢軍費之后,還落下幾個錢入到國庫中去。然而現在看來這一切都只是妄想,鄭柏很難想象數天后鄭梉在接到匯報時會不會被氣到吐血。
出于實際的考慮,鄭柏當然很希望能拉著海漢民團繼續合作,這樣可以省下北越軍不少消耗。但海漢民團的作戰效果雖好,軍費卻實在高得讓北越難以承受。鄭柏不是財政大臣,也沒有權限拍板,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盡量把需要償付的軍費價錢壓低,然后把數字報給升龍府作決斷。當然這筆錢最終的數字不管多少,不管升龍府是不是能一次付清,肯定還是得認賬的,否則鄭柏可不敢保證海漢民團撤離順化之后,會不會很干脆地選擇從海路北上紅河三角洲,直搗升龍府。這幫瘋子既然有辦法能拆了順化城的內外兩道城墻,那升龍府的城防工事恐怕也攔不住他們。
鄭柏雖然很想繼續和海漢民團合作清剿南越的殘余勢力,但顏楚杰的態度也很明確,不把前面的賬結算清楚,那海漢民團就不會參與后續的軍事行動。而海漢留給北越的時限也非常短,只有僅僅五天時間這根本就不夠順化到升龍府跑個來回,甚至連跑單程都不夠。
四月三日,沒有等到北越方面確定回音的海漢民團開始組織人馬撤離順化。鄭柏看到這一幕真的是有喜有憂,喜的是這幫折騰人的家伙終于要離開安南了海漢民團對于后勤補給的要求極高,順化附近三十里內的家禽家畜,幾乎全部都應他們的要求,被當作了海漢民團的伙食供應,他們要是再不走,鄭柏恐怕就得把手底下的幾萬人撒出去打獵捕魚才行了。
而憂的一面,則是海漢人離開之后,清剿南越殘余勢力的作戰勢必會慢下來。海漢民團撤離之后,相應的海上運力也會大大減少,今后就只有有限的海上運力來支持北越軍的清剿行動,僅僅是維持漫長的補給線,就需要耗費北越軍太多的精力和物資。不出意外的話,鄭柏估計自己往后的大半年時間恐怕都要在不停的行軍打仗當中度過了。
四月八日,民團大部隊乘船返回三亞。盡管錯過了穿越兩周年的慶典活動,執委會仍然發動了三亞地區的民眾,到港區歡迎出征的部隊載譽歸來。這次歡迎活動也是民團軍出動數次以來最大的規模,所有的執委會委員和超過一萬民眾來到港區,迎接凱旋而歸的民團軍。
這次作戰三亞地區出動了作戰人員近兩千余名,民夫近千人,其中在作戰期間有一百七十四人戰死,六十余人重傷致殘。但以所取得的輝煌戰果而論,這樣的死傷數目足以值得驕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