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漢民團僅僅就靠著這筆計劃外的營收,就入賬了白銀三十多萬兩,黃金近兩萬兩,珠寶器物若干,單以金銀而論,這比抄皇宮的收入還更加豐厚。幾個高級軍官甚至專門還開會商量了一下,看看要不要出面把北越抓住的那些阮氏高官也都保下來,畢竟這些人在民間還有相當多的各類不動產,今后變賣了也是不少錢啊。
阮經貴上前拱手道“多謝海漢各位長官信守承諾,我阮氏族人離開順化之后,還要請貴方多多照顧了”
這些阮氏族人并不會被送到同一個居留地,為了安全起見,海漢一方會將他們拆散開來,分別安置到不同的地區。一部分像阮經貴這樣的海商,今后會安置到南方的幾處新開港口,而其他人大部分會被運回海南島,分配到執委會治下的各個移民安置點。至于極少數在繳納了保護費、安置費、運輸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之后還有一定家產,又不愿意將自己置于海漢庇護之下的人,軍方也給了他們另一個選擇,就是把他們送往大明沿海地區登陸。至于他們今后的去向,那就是徹底由其自生自滅了。
三月三十日,首批載著戰利品和阮氏移民的船只駛出了香江入海口,返回三亞。僅僅是這批船上所裝運的戰利品,其總價值就已經超過了二百萬兩白銀,這是過去海漢民團數次出擊的收獲總和都沒有達到的水準。雖然目前和大本營只能通過簡短的電文進行聯絡,但前線指揮部的幾名高級軍官基本上已經能想象出執委們得到消息后笑得合不攏嘴的模樣。
對于軍方來說,這次出戰最大的收獲并不是繳獲了多少物資和錢財,而是由此將會獲得的擴張機會。軍方的各種擴軍備戰計劃,一向都會被執委們以“預算過高”之類的名義給否定或腰斬,但這次出兵順化以非常驚人的收入證明了軍委“以戰養戰”的發展方式是具備了相當強的可行性。這次回去再向執委會遞交擴軍報告,相信執委們就不能再以老借口來進行搪塞了。
即便是出于實際的考慮,海漢民團接下來的擴軍也是勢在必行之舉。海漢這一戰打完之后,在中南半島就一口氣多出了四個港口待建,其中還有一個是軍方垂涎已久的軍港金蘭灣,這四個港口即便按照最低的軍力配置,至少也得有兩到三千的常駐兵力才行,而現在駐扎在安南的民團軍加上預備役民兵一共才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左右,軍力的缺口還是相當大的。
在中南半島的軍力擴張,兵員并不會僅僅只是來自于本地,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會來自三亞地區。按照異地服役的原則,從中南半島征集來的兵員,會輪流到海南島服役,而從大明地區征集的兵員,則會陸續派往海外服役。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四個新港口的首批駐軍,絕大部分都將會是來自三亞軍區的部隊。
不過這次參加順化之戰的民團軍并沒有隨貨船立刻撤離,因為順化的覆滅雖然象征著南越政權的倒塌,但安南的統一之戰并未到此結束。在洞海以南順化以北的廣治地區,還有至少數千的南越殘余勢力把持著廣治城。在順化以南至中南半島南端的近海地區,也還有至少十幾個州縣的地區并不知道順化所發生的變化。雙方還必須就接下來的軍事行動達成一致,換句話說,大家得先把前面的賬算一算。再考慮考慮后面的仗還要不要一起打。
“顏將軍,上一月我軍尚未派出觀察團到貴軍駐扎,這上月的賬目在下認為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這出海巡航,計每天開支八千兩銀,根據從何而來如何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