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獄后度過了忐忑不安的幾天之后,武森終于得到了軍委的通知,讓他第二天早上到勝利港五號碼頭上待命。武森心知這次的測試關系到自己的未來前程,也是絲毫不敢怠慢,天色蒙蒙亮時便起身收拾停當,到碼頭上的勞工食堂吃了早飯,然后就來到五號碼頭等候軍方的人。
五號碼頭的位置位于田獨河入海口處,碼頭對岸便是目前的海漢海軍駐地,可以看到岸邊停靠著七八艘外形獨特的海漢戰船。對于這種戰船,武森的印象可謂十分深刻,當初在洞海的時候他便見過這種戰船,但那時候的海漢海軍應該未成型,只有一艘這種戰船在洞海港作戰。不過半年之后海漢攻打會安港的時候,這種戰船就多了起來。船隊在江面上一字排開,用船舷炮對準岸邊的防御工事一陣炮轟,就輕松打退了南越的守軍。
而今年攻打順化的時候,武森就根本不清楚海漢民團究竟來了多少船,因為除了雙方接戰的第一天他曾遠遠看到海漢戰船駛進香江入海口之外,后來就根本沒有機會再接近對手,直到他成了俘虜被押解上船為止。不過按照一名水師將官的習慣,他可以從觀察到的情況來大致推算一下海漢海軍所擁有的戰船數量。
目前能夠看到停靠在海軍基地外的戰船有八艘上下,因為其中有兩艘船型較大,所以武森也不能確認在那兩艘船后面是否還有被擋住的其他船。以阮經貴前幾天所介紹的情況,海漢人在安南沿岸、瓊州島南岸、大明廣東海岸都有數處港口,其中大部分都有軍隊駐扎,那么海漢海軍的駐地也肯定不止這勝利港一處,就算以安南、瓊州島、廣東三個地方而論,海漢人至少就擁有三支作戰船隊,簡單推算起碼也有二十幾條戰船,或許還會更多一點,因為他在從三亞港轉移到田獨鐵礦的途中也同樣目睹了勝利港造船廠的規模,那么多的船臺,就算每個月下水一到兩艘戰船,武森也不會覺得奇怪。
僅僅是以民團海軍現有的規模,武森就知道安南大概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趕上這樣的水平,因為安南國內不多的幾處造船廠幾乎全都集中在海貿較為發達的南越地區,而這些造船廠已經在海漢人的幾次攻打當中毀壞殆盡,南越連水軍帶船匠幾乎都被海漢擄掠一空,現在頂多還能造點打漁船,像海漢戰船這樣龐大的帆船是不用妄想了。海漢刻意拔除安南的造船業顯然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今后安南要是想發展自己的水師,恐怕只能依靠海漢人的施舍了。
不過相比于河對岸的那些木制風帆戰船,這里其實有別的東西更加吸引武森的注意力。五號碼頭旁邊就是海運部集中停靠、封存的穿越時帶來的大型船舶,如此之多的鋼鐵巨獸靜靜地臥在岸邊,哪怕一動不動,視覺上的沖擊力也是非常驚人的。自勝利港開埠以來,這里也成為了外來人員必定會踏足的“觀光區”,但凡是來過勝利港的人,無一不對這里的“海漢大鐵船”感到驚訝不已,而其中噸位和體積最大的“新世界號”滾裝輪,更是以其龐大的船身成為了本地歸化民心目中的海漢力量象征,接連兩年的穿越周年慶,也都在“新世界號”的甲板上進行了各種慶祝和頒獎活動。
武森現在只是拿到臨時移民的身份,根本就沒有權限上到這些大船一探究竟,甚至連進入停靠區進行參觀的資格都還不具備普通民眾想要在近距離參觀這些鋼鐵巨獸,至少得先獲得正式歸化民的身份,然后在指定的公眾開放日才能夠進入停靠區滿足好奇心。在加入海漢治下的歸化民當中,甚至不乏有人是為了能夠近距離接觸大鐵船而來的。
普通人看這東西自然都是湊個熱鬧,看個稀奇,但對于武森這樣的專業人員來說,的確是能夠從這些大船看出更多的東西。別的先不說,就是打造這些大船所用的鐵料,已經不是一般的地方政權能夠供應得了的程度。武森來到這里已有多日,自然也聽過海漢人是乘坐這些大鐵船跨海而來的傳聞,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是妄言或者是海漢人所使的某種法術,畢竟鐵船在水上航行這件事實在太不合常理,但武森卻更愿意相信這種傳聞就是事實。
武森在水師打滾多年,對于造船技術也略懂一二,雖然不知道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什么叫做浮力公式,但金屬可以浮于水面這件事絲毫都不奇怪,只消扔個銅盆到水上就可以立刻見分曉了。而對于這種外形怪異,無帆又無槳的大船是如何在海上獲得行進的動力,武森認為也并非什么法術。他雖然不太明白究竟,但想來應該與海漢人所制造的那些奇怪動力裝置有一定的關系那些玩意兒靠著燒煤就能拖得動數千上萬斤的重物,那如果造得大些,自然也能驅動大船在水中航行。
如果單從物理學的天賦來評論,不得不說武森的觀察力要強于他的大明同行羅升東。當初羅升東在碼頭上望著大鐵船發呆的時候,可并沒有武森看得這么透徹。不過除了相同的戰俘身份之外,他們之間也有某些共通的地方,比如看到這種神奇的大船之后都是心癢難耐,巴不得能想辦法盡快到船上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