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羅升東滿不在乎地搖搖頭道“畢竟這也是事實。阮先生請接著說吧。”
“想海漢雖然發展一帆風順,但其發展所需的人力、財力,是來自何處這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據在下所知,目前與海漢商貿交易量最大的對象便是大明,而進入海漢治下的移民當中,大明百姓也站了六成以上,如果選擇在大明的國土上自立一國,那就等于是要給大明公開宣戰了,打不打得過姑且另說,但與大明相關的貿易和人口輸入必然會大受影響,自立一國的弊端也將會很快凸顯出來。”阮經貴的分析有理有據,幾人都是聽得連連點頭。
“雖不全中,但也相差不多了。阮先生果然有真本事,難怪以精明著稱的施總會挑了你去他身邊做事。”羅升東也對阮經貴的推測予以了認同“若是海漢立下國號,瓊州島必成戰場,雖說海漢民團戰力強悍,但若是兩國開戰,屆時商貿和移民渠道一封,那海漢的發展勢必就會停滯下來,而這就是執委會最不愿面對的情形。”
阮經貴道“那以羅將軍之見,海漢今后發展將會何去何從”
羅升東搖搖頭道“執委會的各位首長都有通天的本事,他們的想法,在下不敢隨意猜測。不過以在下淺見,至少這瓊州島是肯定要拿下的,才可憑借海路天塹與大明分庭抗禮,再徐圖大業。至于在那之后是先南下還是先北上,在下卻著實猜不到了。”
在場這四人中除了阮經文的心思稍微單純一些,其他三人都不是省油的燈。羅升東跟著海漢人辦事快兩年,思維方式早就受其影響,屁股也幾乎都坐在了海漢這邊,全無大明武官的覺悟。而阮經貴早早便降了海漢,一心想著要在海漢這邊作出一番事情,以未來海漢立國之后的功績來洗刷掉自己“賣國”的罵名。武森的狀況就更簡單了,他現在想要重獲新生,那就必須考慮如何給海漢的考官們交出一份令其滿意的答卷,他可不想再被送回苦役營,或是被分配到商船上當水手之類的工作。
當天下午戰船轉向向北,在三亞港以西的東西瑁洲島海域與另三艘出海演練的海軍戰船會合,然后圍繞西瑁洲島進行了由海向陸的進攻演練。演練的內容便是四艘船排成長蛇陣,利用船舷炮對島上劃定的目標區域進行炮轟,然后放下小艇,由艦炮掩護兩棲戰兵實施登陸作戰,并建立起灘頭陣地。
武森當初在洞海和會安都切身感受過海漢戰船的炮轟,而這次居然能有幸站在了勝利者視角上觀摩這種作戰方式,也是讓他禁不住感嘆命運的神奇。雖然早就知道海漢民團的兩棲作戰戰術非常犀利,但親眼看到這種作戰的實施過程之后,武森也還是禁不住感慨連連。
這種作戰除了需要火力強大的艦載炮火進行支援和掩護之外,建立灘頭陣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作戰環節。去年援越行動中海漢民團突襲南越軍隊側翼海岸,并建立灘頭陣地的過程,武森并沒有親眼目睹,但今天看到這種小規模的登陸作戰演習之后,武森已經可以由此推斷出當時登陸戰的大概狀況。南越部隊大面積裝備的冷兵器,顯然無法應對海漢民團這種依靠灘頭工事和遠程火力來逐步推進的戰術,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但這種看上去并不復雜的戰術卻又是難以復制的,如果沒有海漢戰船這種來自海面上的火力支援,登陸灘頭的部隊很容易就會因為兵力上的劣勢而被守軍直接趕下海。而海漢人這種裝備了重型火力的戰船,無論是大明還是安南都沒有制造的能力,就算看過這種戰法,也很難想出能夠對其克制的防御方式。
“武森,你覺得這種登陸作戰的方式如何”觀看演習之際,王湯姆向武森征求看法,當然這也是在考察武森在軍事上的造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