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讓執委會擔心的對象,就是石碌附近的黎人。這些黎人因為常年居住在山區,與外界的溝通聯系不多,距離三亞又遠,在此之前海漢與這些部落并沒有太多的聯系,也不敢確定這些山寨對外來者的態度究竟會保持友善還是表現出敵意。這次特派小組專門帶上了符力,也是希望利用他的黎人身份來與當地的土著居民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溝通渠道。執委會并不指望當地的黎人能夠在石碌鐵礦開發過程中多少助力,只要這些人別搗亂生事就萬幸了。
與黎人之間的關系能夠和平解決當然是最好不過,但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決,那同樣也得做好武力解決問題的準備。必要的時候,軍委甚至會把北越的特戰營從黑土港調過來,因為只有那支部隊才是真正以山地叢林為作戰環境來打造的戰斗隊伍,在山區的作戰經驗也遠遠超過大本營的民團部隊。
劉山夏聽了喬志亞的解說之后,這才恍然道“所以順化的戰斗結束了之后,軍委急急忙忙地把部隊撤回來,也是為了開發石碌在作準備吧”
喬志亞點點頭道“說到底還是兵力有限啊如果能多三個營不,哪怕多兩個營的機動兵力,我估計上頭都不會這么快撤軍,起碼還可以在南越再打個廣治城。”
“這么急著開采石碌,那還不如先加大田獨的開采量,我記得田獨鐵礦的儲量也有好幾百萬噸啊”劉山夏深知開發石碌的不易,不由得感嘆了一句。
“田獨那邊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儲量或者勞動力不夠,而是礦脈過于集中,工作面有限,就算在那里再投入十倍的人手,開挖的礦脈也只有這么大塊地方,除非工業部現在能把機械動力的礦山采挖設備給造出來,否則對提升產能并不會有太大作用。”喬志亞在田獨待的時間遠比劉山夏更多,對于田獨鐵礦的生產狀況也更為了解。
說話間,便已經來到了昌化縣城,正對他們的就是昌化城的北門寧武門。這些始建于一百多年前的城防工事在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之后,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年久失修的痕跡。隊伍到門口的時候,得到提前通知的辦事處工作人員已經在這里候著了。
喬志亞看了看城門口站崗的明軍士兵,向歸化民干部詢問道“我們的人都帶著長槍,能進去嗎”
“無妨,卑職已準備好掩護之物,可輕松通關入城。”那歸化民干部抬手示意了一下,立刻便來有人牽過了一輛裝滿干柴的平板牛車“只需將槍放在這柴火堆下面,便可入城。”
于是隨行的民兵在喬志亞的命令下將步槍放到車上,上面再堆了幾捆柴火,便徑直向城門而去。劉山夏注意到這邊收槍的時候,幾個守門的明軍明顯是在遠遠地看著,心中略有些擔憂地問道“這樣做真的沒問題”
“他們不會查的。”喬志亞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注意到有人趕在牛車之前,向守門的士兵手中塞了些什么東西。于是牛車過去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檢查措施,守門的士兵直接揮揮手便讓其通過了。
“這都行”劉山夏愕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