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貴在勝利港實際居住的時間已經超過一年,對海漢人所施行的很多奇怪的規矩也有了一定的適應性。海漢人雖然精于商貿,但他們也并不是純粹的見錢眼開,什么都往外賣,還是有很多處于嚴格管控的東西極少向外出售,例如造船廠所打造的先進帆船就是其中一例。
詹貴幾乎每個月都會找各種名義進到船廠去看看海漢人制造的新式帆船,早就存了要找機會買幾艘的心思,聽說需要開具相應的證明,他幾乎是沒有絲毫的猶豫便開始跑關系了。正好今天有一艘他名下的貨船到港,詹貴便拿了貨單先找到了周恒行造船廠那邊所要求開具證明的單位中就有港務,而詹貴的船現在都是停靠三亞內河港,主管領導就是周恒行。
詹貴的股東和代表雙重身份在那里擺著,平時也一貫表現良好,周恒行自然不會在這種地方為難他,打完電話之后便讓人把詹貴又請進來,然后當著他的面開了證明書。
詹貴倒是沒想到這事情能辦得如此順利,想想要是去大明官府辦事,沒個幾日工夫大概是辦不下來的,而且還得看衙門里的關節是否打點到位。海漢人的規矩雖嚴,手續也有些繁瑣,但辦事倒是毫不拖沓,這點也是深得詹貴這樣的外來商人贊賞。詹貴有時候會想,要是大明官府對海商也能夠如此寬容,那大明沿海的商港又豈止現在這么有限的幾處,對外貿易的規模也應該比當下的狀況好得多才對。
詹貴接過周恒行寫好的證明書連連道謝,并表示會在方便的時候宴請周恒行。他知道這些海漢人不會接受金銀形式的回報,頂多就只答應吃飯就算這樣也得看當事人面子夠不夠,并不是每個邀請海漢首長們吃飯的商人都等得到肯定的回應。
周恒行笑道“詹老板太客氣了,就算不幫你辦這事,你每個月也都在請我吃飯。你放心吧,這船如果要往外賣,你肯定能是第一批用戶。”
詹貴很敏感地注意到了周恒行所說的是“第一批”而不是“第一家”,但頃刻他便釋然了“福瑞豐”李家作為海漢人的頭號合作伙伴,當然不可能錯過這種福利。詹貴也自知與海漢人的關系比不了李家,而且雙方的生意范圍也不太一樣,不存在太直接的競爭關系,他對此倒沒有什么一定要爭個高下之類的心思。
詹貴正待要起身告辭的時候,卻被周恒行給叫住了“詹老板稍坐一會兒,還有點事要麻煩你。”
詹貴趕緊應道“周主任有事盡管吩咐,但凡力之所及,詹某絕不推脫。”
“沒那么嚴重。”周恒行微笑著說道“你在這兒等一會兒,有其他部門的人要見見你。”
詹貴摸不清周恒行的意圖,但剛剛才給自己開了證明,想來也不會是什么壞事,當下便按照對方的吩咐安心坐等。
過了一盞茶的工夫,果然有人來到了周恒行的辦公室。詹貴見來人是一名三十來歲模樣的男子,身材瘦削,身著海漢人慣常穿著的對襟短衣,窄管長褲。那人轉頭看了詹貴一眼,詹貴只覺得自己好像一瞬間有點失神,因為這個人的眼睛黑眼仁占多半,白眼仁少到幾乎看不到,看過去便只會注意到一雙深不見底的黑瞳。
周恒行見這人出現在門口便主動起身招呼“郝哥,你來了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
周恒行說著手往詹貴這邊一伸,詹貴見狀趕緊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