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應道“人家海漢人有句明言,叫做時間就是金錢。要是在珠江碼頭,裝貨的時候耽擱幾個時辰都不叫事,但在這地方,貨單交到倉庫之后一炷香時間沒出貨,倉庫那邊的人就得挨罰了。”
“但小弟看這碼頭上,似乎也還沒有忙到需要排隊裝卸貨物的程度啊”李清揚疑惑地問道。
宋三解釋道“這是因為我們這船來的時間也算巧,正好錯過了每月初一十五前后最忙的幾天,不過海漢人的規矩就是這么定的,不分閑時忙時,什么時候來,這裝卸貨物的速度都這么快。你想想看,像我們這種大船,在廣州裝運大概需要一天到一天半的時間,在這邊半天就完事了,一年下來節約的時間都夠多跑幾個來回了。”
“原來如此。”李清揚心道這些海漢人的確是精明,連這種細節都算好了賬,也難怪冒出來才一兩年時間,名聲就已經傳到了長江以北,果然還是有些門道的。
他所搭乘的這艘船這次主要是裝運茶葉和瓷器前往三亞,而這些貨物早在入庫前就已經打包裝好,此時只需由力工扛到船上裝艙即可。船上另外有人負責清點貨物,李清揚閑著無事,便轉頭去看碼頭上停著的另一艘船。
這艘船的外形與李清揚過去所見過的任何一艘帆船都不同,船身倒是有幾分廣船福船的影子,但更為狹長,個頭應該已經大大超過了四百料的造船上限。最讓李清揚矚目的是這艘船上的帆索系統,桅桿明顯要比普通的帆船高出一大截,而所用的帆卻并非中式硬帆,而是類似西洋帆船的軟布帆。李清揚曾在福州見過西洋帆船,但那種軟帆與這艘船上的船帆式樣似乎又有所不同西洋人的船帆是一截一截的,收帆時綁在橫桅上,而這艘船的船帆卻是整整的一大片,外面覆有數道彎曲的橫桅,也不知道這船的船帆是如何操作法。
“宋三哥,旁邊這艘船是什么來頭”李清揚最終還是沒忍得住好奇心,向宋三打聽道。
“這就是海漢人自己造的帆船了,他們稱之為探索船。這船是來這里裝運移民,送回三亞的。看這船帆都升起來了,估計馬上就要走了。”宋三介紹道。
李清揚皺眉道“探索船那這船帆和桅桿為何如此奇怪”
“這就是它厲害的地方了這船在海上跑起來,行進速度比我們這艘船要快上一倍,而且無論順風逆風都可極好地借助到風力。這船從廣州到三亞,頂多四天便到了,我們這船卻至少要走上七天才行。”宋三不無羨慕地說道。
“竟有如此快船”李清揚忍不住驚詫道。他在來之前還是多少做過一些功課的,例如從廣州到三亞的距離和航程所需時日,他也是心頭有數的。宋三說這船居然三四天就能到達,這完全已經突破了他對帆船的認知。
“海漢人還有兩艘更快的小船,都是白色的,扁扁的,就像一片蛋殼浮在水面上似的。”宋三忍不住賣弄了一下自己的見識“那兩艘小船據說是海漢人從他們的國度帶來的,在海上行進奇快無比,比這探索船起碼還快一半,可惜在大明無法復制,據說是造船的材料在大明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