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們先松綁,給他們食物。”陳一鑫出現在現場,對著尚未回過神的幾個錦衣衛探子道“好好吃飯,不準站起來,不準交頭接耳”
李清揚舉手示意有話要說,陳一鑫點點頭道“你說。”
“不知貴方意欲將我兄弟幾人作何打算”李清揚大著膽子問道。
“先吃飯,吃完送你們上路。”陳一鑫隨口應道。
李清揚一激動便要從地上站起來“你昨天說了要保我們性命”
“坐下”身后的民兵一腳便踹在李清揚腿彎里,讓他撲倒在地。
“你誤會了,我真的只是送你們上路,并不是要取你們性命。”陳一鑫應道“難道你覺得以你們的身份,還能就這么了事,拍拍屁股走人嗎你們既然想方設法都要潛入三亞,那干脆就送你們去看看好了眼見為實,相信你們到了那里之后,一定會對我們的看法有所改觀的”
陳一鑫接到的命令的確是將這幾名俘虜送去勝利港,不過可不是以觀光客的身份,而是送過去接受安全部的進一步審訊。至于這幾個人到時候是死在安全部的行刑小屋里,還是被投入苦役營當苦力,那就與陳一鑫沒有太大的關系了。
對于地處勝利港的執委會來說,錦衣衛南鎮撫司向三亞派出探子,只是每天諸多事務中說不上太重要的一樁罷了。在安全部通知執委會已經在萬山港將人一網打盡之后,執委會的注意力就不再遺留在這件事情上了。當下還有更為重要的事務,需要執委會所有人員傾盡全力才行,這就是已經開始進入實施階段的昌化石碌的交通線修筑工程。
為了保證有充足的勞動力投入到施工工地上,執委會給這條道路修筑計劃批準了足足五千人的勞動力配額,比初期規劃的時候又增加了兩千人,這是因為今年的移民形勢一片大好,南越政權倒臺之后,大量的戰俘青壯被安南朝廷以抵押軍費的方式交易給了海漢,而他們的去處便是瓊南、瓊西的各種大型項目工地。
要運送數千人以及所需的各種物資到上百海里之外的地方,在這個時代并不是一個容易的差事,為此海運部已經調集了名下的大部分貨船參與這次的開發行動,并且將一部分貨運任務外包給了詹貴這樣的海商來做。
1629年6月30日,大明崇禎二年五月初十,瓊州島西岸昌化漁港。
如今再稱這里為漁港已經不是太恰當,沿著小小的港灣岸邊已經建起了十幾座棧橋,供來往此地的貨船停靠。岸邊原有的數間漁民棚屋也全部都已經拆掉,如今興建起了大片制式船型屋,其中還夾雜著數間海漢獨有的藍頂活動板房。按照建設部的規劃,這里可以接納初期到來的近千名勞工及武裝護衛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