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說為了籌集軍費,我們必須得再次對外發動新一輪的戰爭了”顏楚杰連連搖頭道“以戰養戰不是不可以,但我們現在可選擇的對手并不多,大明離得最近但不能打,安南算是盟友,葡萄牙人算是貿易伙伴,這兩家也不好隨便動手。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倒是沒什么顧忌,但問題是我們的海軍力量還不夠,現在根本就夠不著人家,而且跟這兩家在海上作戰也根本沒有取勝的把握。”
“不一定要通過戰爭的形式來獲取收益,可以想想別的招。”施耐德將話題引申開來“比如可以加大軍火的貿易量,海漢軍工出口各種武器和軍用品的收益,你們軍方也是有份的,不是嗎二十萬元對于軍火貿易來說,也不過就是幾千支火槍,或者一兩百門火炮而已,只要我們愿意出售,市場需求完全不是問題。說真的,我們是時候考慮一下跟大明合作,直接向官方出售武器了。大明軍方的需求量和償付能力,不是安南或者許心素能夠相比的。”
施耐德說到這里,眼光便轉向了陶東來,這種對外政策的調整,肯定得征求一下陶東來的意見才行。
一直靜靜傾聽的陶東來見眾人的目光都開始聚集到自己身上,便開口應道“與大明官府的合作不是不行,但主要還是得看看大環境的外部條件如何。簡單說,就是看大明現在是不是真的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外部助力,如果操作得當,我們當然能夠從軍火貿易中獲取豐厚的經濟收益,甚至能像在安南那樣達成一些有利于自身發展的交換條件。但如果操作得不好,或者時機不當,那也很容易讓大明把我們視作威脅,產生不必要的敵意。”
“關于外部環境的問題寧崎,你有什么看法”陶東來表明了一下態度,然后迅速地把球踢到了寧崎腳下。
作為執委會內部極少數熟悉歷史環境的人,寧崎也算是責無旁貸了,清了清嗓子道“今年上半年最大的事情,大概就是崇禎帝下旨給魏忠賢的案子定了性,崔成秀、劉志選等人判了斬首,然后有一百多個同案犯充軍,另外還有一些判了三年囚禁,削職為民的,算是運氣比較好逃過一劫了。另外就是陜西饑荒,民間有農民組織起義,但并沒有能形成太大的氣候,被洪承疇帶兵很快就鎮壓下去了。”
“有什么跟我們相關的事情嗎”白克思問道。
寧崎點點頭道“相關的倒也有一件,禮部尚書徐光啟因為舊歷法推算今年五月出現的日食不準,就上書崇禎帝,要求參考西方歷法,這一條被皇帝批準了,而且讓徐光啟負責監督編修新歷法,所以今后跟大明朝廷溝通的時候,起碼在這方面還是有共同點的。”
“但這對我們剛才所說的事情并沒有什么直接的作用。”顏楚杰也有點耐不住性子道“有沒有跟軍事相關的大事發生特別是北方戰場那邊。”
“大事”寧崎想了想才點頭應道“這個月倒是真有一件大事發生,袁崇煥在雙島斬了毛文龍,這個算大事了吧”